“真的!你看這塊,它像不像一坨...”

楊澤明刷地舉起巴掌:“我還是你師傅,信不信我一個大耳光子讓你忘了姓什麼?”

“嘿嘿!我眼花了,這腸子洗的還是挺乾淨的。”

兩人一人一瓶啤酒,也不用碗,一口氣悶了半瓶,然後吃菜。

“師傅!你們的電動腳踏車賣的怎麼樣?”

“別提了!肯定不如你們的電動摩托車,沒有你們賣的多。”

“師傅!雖然你是我師傅,但是也不能張嘴就扯淡,你們那東西賣的具體數量是多少我不清楚,但大概我們還是能估計出來的,從下線到現在,你的電動腳踏車多了不敢說,七八萬是肯定賣出去了。”

它便宜呀!

電動腳踏車中間哪怕漲了一次價,現在也不過才賣到一千五,這比電摩便宜所了。

所以,東方牌電動腳踏車的銷量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沒像威來電摩那樣已經鋪貨到西南省份了,但也從東北賣到了華北。

在數量上就是沒到七八萬,五萬也是有的。

威來的電摩到現在也賣出去這個數了。

“那有那麼多,淨瞎說,五萬輛都沒賣上。”

“您就裝吧!那你急匆匆地跑來幹啥?”

“你上次給我們的那個小發動機我們也研製出來了,你說我們是直接把它按在腳踏車上往外賣,還是專門賣發動機?”

“你直接把他按到腳踏車上往外賣?這個國家怕是不會讓。”

“我已經生產一批了,不管國家讓不讓,我都準備推進市場,只有把這個發動機安到腳踏車上,才能利益最大化,單賣發動機人們買回去還得安裝,這才費事兒了,就算國家不讓也沒關係,腳踏車又不是摩托車,摩托車你可以用不給上牌照來卡,但腳踏車本身就沒有牌照,你卡個啥?”

“誰說腳踏車沒有牌照?現在都往大架子上卡號,才能發腳踏車證。”

“這玩意兒就是扯的東西,過幾年就得取消,稀裡糊塗的玩意兒。”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腳踏車是真的有證的,而且還有人在道上堵著檢查。

不過只有三四年就偃旗息鼓了。

楊澤明對這一點倒是看的明白。

“你覺得行你就賣,反正又不是我的產業,當然發動機你也得賣,畢竟全國還有數以千萬計的腳踏車可以改裝,你那發動機做出來如果批次生產的話,成本多少錢?”

“如果批次生產,成本一百五十多塊錢。”

“你加個六七十塊錢出廠,到使用者手裡三百來塊錢,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一年賣個幾十萬臺,應該沒有問題。”

九十年代中期,一直到零零年代中期,這種腳踏車改裝的電驢子可是滿大道都是,把交警頭疼完了。

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種東西。

“除了這些事兒,您好像還應該有別的事情吧?”

“我準備到你們東河投資建個分廠,從你們那裡把車發往南方比從松陽發能節省不少運力。”

楊澤明也開始準備往南方發展了。

“那你為毛不去南方建廠?在江浙一帶選個廠址建廠不是挺好的嗎?”

楊澤明搖頭:“太遠了,照顧不過來,天高皇帝遠,那不是給人家養老婆孩子了嗎?”

這個想法...

楊澤明要到東河辦廠,這對東河來說是個好事兒,實現人口就業外,一年還能創造出上百萬的利稅。

沒有理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