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五日,江宇在鳳窩堡村見到了一個面帶倦容的青年。

青年二十七八的樣子。

他就是何家輝給他推薦的經理人選,胡學友。

就算見過大世面的胡學友進了鳳窩堡村後,也是一臉的驚訝。

何家輝告訴他威來公司在大陸一個小山村裡。

在他的印象裡,大陸的農村十分的貧窮落後。

就算威來所在的鳳窩堡村相對來說能好一些,但一定也是破破爛爛的。

一直到達東河縣,他的判斷都沒有出任何問題,乃至到了鳳窩堡村所在的尖山鄉,景象也沒有太大的改觀。

但是在進入鳳窩堡地界後,所有的一切就出現了變化。

首先就是顛簸的沙土路變成了板油路,大道左邊不遠處正在進行基建,似乎是在建一棟大樓。

“你們這裡在搞基建呀?”胡學友問開車的鄭大寶。

接到胡學友來到的訊息後,江宇派鄭大寶到縣客運站接他。

“那是新蓋的四層樓的學校,今年秋天就要啟用的。”鄭大寶介紹了一下那棟才蓋了一層的大樓。

東山的環境,已經不適合學校在那裡存在了。

前後左右幾乎全是企業,光是機械噪音,以及來回車輛留下的聲音,就夠讓這些學生無法安心了。

學校必須要遷走。

於是,春天的時候,嚴宏丘的建築公司就開始建這種學校了。

為了節省地皮,這次教學樓直接蓋成了四層樓。

胡學友問的就是這個工地。

隨著車繼續前進,道邊也出現了一棟挨著一棟的二層三層樓房,一樓經營著各種各樣的買賣,二樓三樓住人。

很多旅店飯店門前都停了不少的卡車。

在車下了大道開始往北走的時候,道路兩邊的企業和店鋪就更加的多了起來。

道上到處都是摩托車,他竟然在這裡還享受了一次堵車的待遇。

在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一輛長拖車從道邊一個廠子裡出來,車上裝滿了藍色的三輪車,大概有七八輛的樣子。

因為這輛車太廠,在拐彎的時候,幾乎站住了整個路面,讓他的車被堵在了這裡。

而且還不是一輛,一共四輛長車。

“你們這裡徹底顛覆了我對大陸農村的印象。”

“你說的對!但是這不代表什麼,畢竟全國像我們村這樣的農村並不多,江總說了,再過三十年,大陸的農村才都會變成我們鳳窩堡村的樣子。”

說話的功夫,四輛長車終於過去了,鄭大寶把車開到隊部門口,帶著胡學友進了隊部小樓。

“你會說普通話嗎?”江宇非常擔心這個叫胡學友的傢伙一張嘴給他來一通知乎者也。

“會說,我並不是鄉港本土人,當然會說普通話,只是說的不好。”

“你不是鄉港本地人?”

“我父親是五十年代末期去香港的,在鄉港成家,從小他就教我說普通話,告訴我有朝一日回去祭祖的時候,好和家族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