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號,參加廣交會的鳳窩堡各企業的人一個個笑容滿面地回來了。

從他們的笑容來分析,應該效果不錯。

隨後有人就把獲得訂單的產品目錄送給他過目。

整整一張紙,看著挺飽滿的。

訂單並沒有寫產品數量,只是記了簽下的金額數。

排在第一位的是鞋廠,拿下了三千三百萬米元的金額,零頭略。

對於鞋廠來說,這點金額可不算多,但也不少。

鞋廠現在一年的出口銷售額可是以億米元來計算,總廠和行臺分廠年出口超過二百五十萬雙。

三千多萬米元真的不算太多。

但是考慮到鞋廠去參展只是拿最新的鞋樣去,不包含自己在家裡接的訂單,這個成績也說的過去。

服裝廠也是這個路數,拿下了三千一百萬米元的訂單,也說的過去。

壓力鍋簽下了兩千九百萬米元。

其中空氣炸鍋一千一百萬,電餅鐺一千零幾十萬,壓力鍋八百多萬。

空氣炸鍋和電餅鐺呈上升趨勢,壓力鍋則持續下降。

看來以後空氣炸鍋和電餅鐺的產能要適當地提一提了,壓力鍋既然外銷的產能逐年下降,就多一些份額轉內銷。

出現在榜單第四位的是箱包廠。

箱包廠簽下了兩千六百萬米元的訂單。

與前面幾位說的過去相比,箱包廠的訂單就讓江宇驚喜了。

換算成華幣這可是一個多億呀!那些拎包看來是入了老外的法眼了。

要知道這些拎包可是第一次參展,就有這樣亮眼的成績,這算是一炮打響了,他當然高興。

可見箱包廠產品的轉型是成功的。

再往下,其他產品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

節能燈簽了一千一百萬米元訂單,電器廠簽了九百萬米元,白鳳服裝廠簽了八百萬,電動車簽了七百多萬...

七百五換成華幣是四千萬。

一輛電動車的外國出口價在三千元左右,這是又簽了一萬多輛出來單嗎?

方樂和劉小燕這回也跟著湊熱鬧去了,一個簽了四百萬,一個簽了三百多萬。

合計是一億六千三百多萬米元。

這個成績非常不錯了,還要啥腳踏車?

“挺好挺好!這個成績我很滿意。”

這些是可以賺外匯的企業,其他的企業就只能在國內打天下了。

廣交會的事情結束了,但今年省工業產品展覽會的日程就提了上來。

透過幾年的運作,遼省工業產品展覽會已經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產品展銷會了。

參展的產品已經從最開始遼省企業擴大到吉,黑,蒙,冀,魯,豫以及京城企業參展的大型產品展銷會。

唯一可惜的就是展區的地方還是那裡,太小了。

要不要把這個展覽會弄到東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