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去了楊建勇家拜年,然後向東溝口走去,一路上不時和村民們互相問候。

黃嶺村這些年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唯一出現變化的是有了一家小店。

已經沒有小店好幾年的黃嶺村,終於又有一家小店出現了。

自從五六年前楊萬家小店不開以後,黃嶺村就陷入沒有小店兒的狀況。

住家要買個菸酒糖茶,基本都要到嶺東村商業街去購買,來回要走上一里多地。

誰都知道不方便,但沒有一家要開店,原因是開小店兒那點利潤誰也看不上。

反正家家都有車,就是再遠的路也不覺得遠。

去年秋天,在鎮供銷社上班的劉德奎認為這不是事兒,就把自己家一層倒出來開了小店。

終於讓黃嶺村人不用再跑到嶺東村去買菸酒糖茶了,也讓黃嶺村人有了一個聚眾賭錢的地方。

農村小店天生就是賭錢的聚散地。

一個農村小店兒興不興旺,就看裡邊兒有沒有賭錢的。

沒有賭錢的,這個小店兒通常就沒啥意思了。

江宇走進小店的時候,小店兒裡已經擺了四五盤局,打麻將的,打撲克的都有。

牆角安裝了個鐵架,上面放了一臺電視機,正在播放一部

香港武打碟片。

電視機的對面一張長椅子上,幾個人一邊兒嗑瓜子兒,一邊兒看的津津有味兒。

見江宇進來,紛紛和江宇打招呼。

劉德奎家的1樓,整體面積是120平。

是實際面積。

其中有六十平用來開小店,其餘六十平則分成了三個小屋。

兩個小屋正在打麻將,另外一間小屋裡擺放了四臺電腦,一群小孩在打電腦遊戲。

正在聯機對戰紅警。

江宇還給其中一個小孩支招。

沒想到不一會兒,他兒子江騰遠也跑來了,聲言要包一臺機器玩一天。

電腦一個小時四塊錢,包一天四十。

「咱家不有電腦嗎?」

「在家裡玩沒意思,這裡氣氛多好!」

這小子竟然還振振有詞兒。

不過他說的是實話,當年他老子也是這麼認為的。

「你這電腦太少了,你再上幾臺都不會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