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下單還是比較痛快的,這回打頭的不是德塞利了。

中午江宇狠狠地灌了這貨幾杯酒,就是不想讓他下午窮攪合。

策略還是起作用的,第一個下單的是達樂,潘妮上手就下了三萬臺DVD訂單。

四百米元一臺。

潘妮對威來的產品已經有點迷之自信了,因此威來這幾年不管的VCD還是DVD,她都搬到米國去了。

就算沒有軟體供應的時候她就在米國開售,當然她從華國和本子國進口碟片回去賣。

當影碟機的鋪貨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音像公司自然也就下場了。

因此,DVD在米國已經小有規模。

三萬臺這個數量潘妮認為聖誕節前完全可以消化。

米國這幾個採購商也是有攀比心理的,你下了三萬,其他兩家也不遑多讓,也都下了三萬臺的訂單。

僅米國的三家超市就有九萬臺DVD訂單,江宇就把充滿希望的目光落在了歐洲圈的採購商。

這次歐洲圈的採購商還沒太讓他失望,一家一萬兩萬臺的。

雖然數量沒有達樂它們下的多,但他們超市數量多,大大小小十多家超市,三抓兩抓也抓出了二十萬的銷量。

DVD這個東西是今年才引起歐洲音像公司注意的。

當然也是看它在米國的發展才注意到的。

它們經過評估,一致認為未來十年八年內,不可能再有好的家庭娛樂終端能超過DVD了。

既然未來DVD將佔據娛樂市場的終端主流,它們就不可能置之不理,畢竟是要恰飯的。

於是,今年的歐洲市場就開始有音像製作公司開始製作DVD光碟但是因為DVD經營的少,規模還不是很大。

有DVD軟體出售了,那麼硬體自然就要跟上。

雖然在歐洲這事兒有點擰巴,但這些零售商畢竟意識到了,也就開始下單。

這樣DVD在東河的這屆展覽會上,拿下了國外三十萬臺的訂單。

這算是一件讓江宇高興的事情了。

四百米元的出口價比國內的出貨價能高二三百元。

第二屆東河展覽會首日就實現了三十億元的成交額。

這讓孫明理非常的興奮,今年第一天的成交額就基本達到去年整個展會的成交額了,他自然會高興。

不過他拿著訂單的明細表卻有點哭笑不得。

這億的訂單裡面,威來集團自己就佔了二十五億,鳳窩堡其他企業佔了兩億。

除了它們之外,其他所有企業加在一起才實現了三億元的交易額。

可見沒了威來集團,東河的工業就乏善可陳了。

威來在外商手裡簽下了十七億的訂單,其餘八億元是國內簽下的。

這些成交額以車輛居多,當然也包括影碟機和手機。

不過國內的訂單還遠沒有完成,展覽會首日只是簽了一部分而已。

還有很多訂單還沒有籤。

首日展覽會結束後,江宇給顧得龍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十號左右到東河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