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行臺分廠這些年一邊生產,一邊擴建,現在已經擴大到佔地面積一百畝,有員工一千四百人的大企業了。
年產各種運動鞋上千萬雙的大型企業,為當地解決上千人就業機會的同時,每年還為當地帶來上千萬的利稅。
趙燕飛也被評為行臺市著名的企業家。
肖飛問訊也趕了過來,告訴了江宇一個讓江宇意外的訊息。
“你讓陸勝勇聯絡買車企的事情,應該有些眉目了。”
“噢!真的假的?”
這個訊息真的讓江宇十分意外,這麼快就有訊息了?
“太詳細的我不知道,我來之前他到我那裡去交傳呼機服務費,順便和我聊了幾句,我估計他很快就會給你打電話了。”
打電話也是白打,他還沒回去。
不過他可以給陸勝勇打。
江宇就用鞋廠的電話給陸勝勇撥了過去。
電話接通後,陸勝勇得知江宇現在身在行臺,立刻迫不及待地趕來了。
“剛才肖飛告訴我,說你聯絡車的事情有好訊息了?這麼快嗎?”
“不能說是好訊息,但事情起碼開頭不錯,行臺政府和機械工業局對威來集團要買車企,態度是相當不錯的,他們表示要儘快進行研究,爭取短時間內給個結果。”
“行臺方面的辦事效率倒是蠻高的。”
“呵呵!高啥呀!那得看讓他們辦什麼事兒,還得看是誰辦,他們拖泥帶水的能拖個沒完沒了。”
“照你這麼說,我這面子不小啊。”
“其實你的面子也不行,但威來這兩個字的面子大。”
“照你的意思,我還不如這兩個字兒了?”
“本來我去聯絡的時候,人家是代答不理的,人家對你的名字根本不感冒,但等我報出威來集團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們的態度立刻就變了。”
江宇明白了,他的名字對於那些上位者來說,印象不深。
主要是他並不是行臺人,而且一年也來不了幾次。
但是威來就不同了。
行臺現在有兩個威來企業,一個自然是鞋廠,另一個是行臺威來農機廠。
這兩個企業幫助行臺政府解決了三千多號人的飯碗,年創造產值十多億元,實現利稅幾千萬,是行臺的利稅大戶。
而且還組建了規模不算太小的產業鏈。
鞋廠和農機廠下游的關聯企業幾十家,間接的解決了上萬人的就業問題。
他們當然有印象了。
“鑑於威來兩個企業在行臺的良好表現,在我和各方面聯絡後,他們用最短的時間開了一次會。”
“會議精神是什麼?”
“總體來說形勢不錯,也許會比較快地有結果。”
這自然是個好訊息了,希望行臺方面能在短時間內能有個答覆。
為此江宇在行臺耽擱了三天。
這三天顯然是沒有白耽誤,在第三天他失去信心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陸勝勇著急忙慌地打來了電話,說行臺政府和機械工業局的人以及114廠的負責人要和他談談。
“你和他們說我最想要的是114廠了嗎?”
“是啊!否則他們怎麼會帶上114廠的人。”
“他們說什麼時候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