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的VCD降價,必須要感謝一個叫山寨之王的企業,東南某島上的連發科。

這就起創立1997年,最初這家小公司的業務是CDROM晶片為主的光儲存產品。

光儲存晶片組主要分為兩部分:前端晶片組和後端晶片組。

前端晶片組負責光機控制,後端晶片組負責影音解碼。

這個時期,主流前端晶片組的數目有十多顆之多。

當年的連發科透過發展晶片整合技術,講晶片有三顆整合為兩顆,後來又縮減到一顆。

當時的主流倍速還是四倍和八倍數,連發科在這一期間推出了20倍數的產品,大大降低了CDROM的價格。

就這一條,就讓VCD的成本降低了千元之多。

當對手開始跟隨時,連發科又不斷的提升倍數和不斷降低價格,處處領先對手一步,直到大量對手窮於應付,退出戰場,徹底鞏固了他在CDROM市場的統治地位。

後期,它又把VCD的影象壓縮和機芯整合到了一塊板子上,這就大大降低了VCD製造的門檻,再也再一次降低了VCD的成本,直接讓很多不具備生產VCD的小作坊可以生產影碟機了。

買一塊板子,做個殼子就可以上市了。

也讓影碟機進入了百元時代。

DVD時期,連發科也是這麼幹的,DVD的成本由數千元降低到數百元。

張衝帶來的訊息就和這個有關。

而他解決的不但有前端晶片組,甚至連後端晶片組也進行了最佳化設計。

他重新設計了影象壓縮晶片的構造,讓它的構造更加合理,大大縮小了影象壓縮晶片板的體積。

還在研究明白前端晶片組的構造後,對前端晶片組動了刀子。

當時的CDROM的製造商是米國的oak集團,本子國的索尼和東芝。

它們此時的CDROM晶片組由高達十多顆晶片組成。

張衝成功地將其中兩顆晶片最佳化掉了,並且把機芯和影象壓縮設計在了一塊板子上。

後果就是,不但VCD機的成本少減少了二百多元,而且體積也不用做那麼厚了那麼長了。

這樣在製造成本上又能縮減個十塊八塊的。

這當然算一個好訊息。

就這麼一個改變他和他的團隊就值五萬元的獎勵。

“其實這個晶片組裡的晶片還可以最佳化下去,最終你能把它最佳化到一顆晶片裡,那才是終點,如果最終能把VCD裡所有的部分,卡拉ok功能部分除外,都集中在一塊晶片上,那就到了VCD機的最高境界。”

張衝面有難色:“這個怕是夠嗆,我感覺暫時的晶片技術好像還達不到。”

“電子產品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也許再過幾年就可以達到了,這個不是重要的,你的工作重點依然是研究DVD,而且還要加快速度,有什麼發明出來就馬上去申請專利。”

索尼是CD使用的發明者,它們自然不會放棄在這方面精益求精的研發。

看到華國研發出了VCD,它們沒有理由不加速DVD的研發。

八九十年代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執牛耳的本子公司,是肯定不會看著這個家庭娛樂裝置掌握在技術落後的華國企業手裡。

張衝笑嘻嘻地回去繼續他的研究去了。

十二月十五號,迎新年影碟機好禮大放送活動正式在全國拉開序幕。

同時廣告內容也做了變更。

在十二月十五日至元旦十五日期間,只要您購買威來影碟機,就能得到威來公司贈送的價值四百元的大禮包。

電視畫面可以看到一個個頭不小的大紅色禮品箱。

但是裡面裝來什麼東西,廣告裡沒說。

同時,萬明影碟(本章未完!

第八百零一章 拼命分家

機也推出了促銷活動,它們也贈送了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