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不是時候(第2/2頁)
章節報錯
燈具廠搬走以後,這個院子將成為農用車廠的一部分。
用來生產車橋生產線和安裝噴漆流水線。
這個院子和濾清器廠中間的院牆已經被拆除,嚴宏丘的人正在往外運磚石瓦礫。
等這兩個院子徹底連通,馬國明把車橋生產線安裝除錯完畢,就可以想想生產農用車的事情了。
總算是安排合理了,雖然中間費了不少事兒。
這麼一倒騰,除了楊瀟以外所有人都滿意了。
“江總!這地方破舊不說,面積也小呀。”
楊瀟對江宇訴苦。
前陽村這個小廠子,原本就是一個生產隊,總面積劃拉在一起才一千多平,確實小了點。
“先對付些日子,等東山新學校蓋好了,就學校倒出來,你們就搬到那裡去,那裡地方寬敞。”
“那新學校什麼時候能改好?”
江宇挖了一下鼻孔:“明年春天你們就搬過去了,在這裡對付半年吧。”
學校蓋好估計也就上凍了,只能明年啟用了。
原燈具廠和濾清器廠中間的院牆終於清理乾淨了,北面的車間也連線上了。
車架焊接機械化流水線,懸臂式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以及尤其工藝流水線,全部安裝在北面的廠房裡。
這樣整車生產,零部件,金屬切削加工,衝壓生產。裝配油漆已經熱處理將全部實現機械化。
這個時候該考慮一下生產許可了。
要生產運輸類產品,首先要有營業執照,商標證書,土地及房屋產權證明檔案。
接著是生產裝置及發票,生產現場演示,特殊工種人員。
這些東西都比較好解決。
接著是技術人員相關證件及能力,研發裝置,軟體及資料。
這個好像也不難。
質量管理體系,進貨及生產檢驗規範,供應商控制。
還有準備讓車比進行第三方檢驗。
最後是銷售及售後服務。
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就可以申請運輸類產品的生產許可證了。
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要申請到這類產品的生產許可證,那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
不過那是指汽車。
汽車生產當時控制的非常嚴,必須要在國家車生產目錄上的企業才可以生產。
也就是當時的三大三小什麼的。
不過農用三輪車拖拉機什麼的沒汽車製造那麼嚴,似乎各個省就能決定,到時候在工信部備個案就可以了。
江宇覺得只要符合了那些條件,他們完全可以獲得生產許可。
江宇對著規定一條一條核對,最後發現除了營銷網路以外,他們基本都符合了。
樣車他們也造出來了,下一步就是往上面打申請,有關部門派人下來對他們的生產企業進行方方面面的檢查。
於是,江宇就先辦營業執照,然後草擬了農用車生產的許可申請,交到了縣工業局。
按理說他生產的農用車,是農業口的產品,不應該交給農業局嗎?
為毛要把這申請交給工業局?工業局再往上要交給誰省工業廳,最後到達機械工業部。
等把申請遞交上去過了好幾天了,某天江宇猛地一拍大腿。
這申請遞交的不是時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