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影碟機產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個讓人又驚又喜的訊息。
江宇做夢都沒想到有人能把這玩意兒研究出來。
他這條鯰魚攪動的效果有些超出邊際了。
“大寶!去渤海!”
江宇一點都沒猶豫,直接和鄭大寶就驅車來到了渤海電子。
第一時間就見到了徐家樹。
其實徐家樹是研究光刻機的,江宇有些搞不懂為毛是他第一個向自己報信的。
“這塊晶片是用咱們的光刻機流片的。”
渤海電子的光刻機還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分散式光刻機。
用它能流片成功,說明這款晶片的製程別說先進,其實還很落後。
但這不重要,晶片好用就行,一塊解碼晶片也未必需要多先進的製程。
“我們流片成功,第一時間就通知你了。”
江宇很快就見到了那個叫張衝的年輕人。
青年二十四五的年紀,戴著一副眼鏡,顯得文質彬彬。
張沖和江宇講了半天晶片的設計原理,因為專業名詞太多,江宇壓根就沒聽懂。
但是有一點他是弄明白了,張衝設計的這塊影片解碼晶片和幾個月後米國CUBE展出的晶片,好像不太一樣。
但具體哪裡不一樣他也弄不清楚。
張衝研究這款晶片的起因是江宇讓渤海電子提前研究的VCD機器。
既然研究不出晶片,江宇就讓渤海電子提前根據這塊晶片研究VCD機。
他對家電雖然不是很精通,但是VCD機的構造他還是清楚。
怎麼說上一世他閒著沒事兒乾的時候,也是修理過家電的。
雖然VCD盛行的時候,他已經主修車了,但是有人找他修理VCD他也是來者不拒。
他是把VCD的原理圖畫了出來讓渤海電子研究,其他的渤海電子還真就研究的差不多了,就在等一塊能解碼影片的晶片。
這個時候,張衝就被分配到了渤海電子的晶片設計部門。
他就看到了這臺VCD的前期研究,也就萌生了研究解碼晶片的想法。
張衝上大學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他選擇了半導體電子專業。
然後這個行業就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了。
在很多同學中途轉到其他科不同,張衝是在這個科上堅持了下來。
因為他認為,這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他涉及的領域太廣泛了,國家不可能老不重視這個行業。
他有些心酸地說,與他一同堅持下來的同學不足一成。
如果沒有渤海電子這麼個企業收納,他們怕是連工作都找不到。
“張工!你到渤海來說來對了,你這塊晶片的價值非常大,現在不是確定它是塊成功的晶片嗎?”
“是的!我們驗算過了,它在影象處理上絕對有效果。”
“馬上讓你們企業去申請國內國際專利,這可是一塊搖錢樹一樣的晶片,你們下一步就是整合這塊晶片和我給你們設計的那臺機器。”
有了這塊晶片,整合出VCD機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
有了機器,自然還需要有碟片加工,還要有碟片需要的節目。
當年萬燕的老總還買了十一家音響社的版權,推出了97種卡拉ok碟片,開創了一個市場,確立了一個響噹噹的品牌,並形成了一套成型的技術。
但是並沒有什麼卵用,這一切只是給別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