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為什麼堅持用模擬訊號?這個我也沒辦法解釋,老外的腦回路是一根筋,很多你理解不了的事情,人家卻以為是天經地義,咱們不用管它用什麼,咱們只要堅持研發數字交換技術的行動電話就行了。”

說起數字交換技術,就不能不說愛立信的名字。

從八十年代開始,愛立信的數字交換技術在行業中領先,隨著後來九十年代行動通訊的逐漸興起,愛立信憑藉技術優勢開始贏得更多市場份額,愛立信也開始將業務重心轉向了行動通訊系統,在數字訊號時代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早在一九八九年,愛立信的第一步手持行動電話HotLine研發成功,外觀上看起來和當時的大哥大別無二致。

但華國人對於愛立信手機的熟悉還沒有這麼早,直到九五年後,愛立信的GSM手機才正式登陸國內,而這也是第一款登陸國內的GSM手機。

因此,江宇讓渤海電子研究行動電話,自然不會去參照摩托羅拉。

“其實行動電話不比傳呼機,它比傳呼機複雜太多了,一時半會我們還真搞不好。”

“這個不急,你們慢慢搞,今年研究不出來就明年,明年研究不出來就後年,最晚只要不低於九六年之前能搞出來就行。”

華國九四年正式啟用自家的GSM通訊網路,就是後世人口中的“2G網,宣告華國手機時代正式開始。

雖然網路有了,但是使用的手機卻全是外國貨。

當愛立信在九五年釋出華國第一臺手機“GH337”後,國際大廠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便蜂擁而至,共同佔據了百分之八十的國內手機市場,呈三足鼎立之勢。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則被西門子、阿爾卡特、松下等外國二線公司分割乾淨。

而國內手機直到九八年十月,波導才推出了第一款國產手機科健KCH2000。

隨後,波導橫空出世。

波導的老總原來是做傳呼機的,後來嗅到了手機即將爆發的商機,果斷與浪漫國薩基姆成立合資公司,轉型做起了手機。

其實嚴格說來,這只是個買辦企業而已,沒有一點自己的技術,全部技術都是外國的,只是靠營銷發展起來的。

到二零零五年就走下了神壇,從此一蹶不振。

江宇希望渤海電子能在九五年推出自己的手機,最晚不能晚於九六年,那樣國內的市場就不會全部被老外瓜分。

“為什麼不能低於九六年?按照咱們現在的技術水平,九六年做好也有困難。”

“這個你們先研究著,我馬上要出國去西歐,看看我在外國能不能給你們買些纖細的行動電話的設計圖紙。”

江宇讓渤海電子研究的愛立信GH398,他只是說了了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也沒有設計圖什麼的。

因為這個不同於別的東西,他要是直接給他們畫個詳細的設計圖,那他不成了妖怪了嗎!

他先大概的說了個行動電話的原理,然後準備一步一步地放出一些設計圖。

你現在讓他設計個智慧機的設計圖,他可能還真能弄個稀裡糊塗。

不過弄這種功能機就沒什麼難度了。

上一世他閒著沒事兒學會了修無線電,後期手機多了,修理這種功能機他全部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連師父都沒拜過。

但是他不能直接就把設計圖拿出來,必須要找個背鍋的才不會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妖魔鬼怪。

這個背鍋的就在他此次西征的旅途上。

不過這個公司註定是個子虛烏有的企業,它肯定不會存在於這個星球上。

酒足飯飽之後,江宇和鄭大寶驅車回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