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廠的院子裡,隨便找了一輛電動三輪車。

這是一輛才出廠的電三輪。

江宇把小三輪的車斗前端掀起來,卡到車斗後部讓它成為一個座椅,這樣前面駕駛員的座椅就單獨露了出來。

正是因為這是一輛車斗可以摺疊成座椅的結構,駕駛員的座椅就是單獨的,不像很多固定車斗的三輪車那樣,駕駛員的座椅是和車斗連線在一起的。

“看到沒有,這個車座椅就是你們要做的東西。”

因為座椅下就是蓄電池,所以,駕駛員的座椅也是活動的,可以掀開,也可以拿下來。

江宇把駕駛員的座椅掀開,讓張山波等人仔細觀察這個座椅的構造。

其實非常的簡單,沒有一點含金量。

就是一個金屬製作的框架,屁股下和靠背有一層減震裝置。

這個減震裝置就是一塊革面裡面包了一塊海綿。

“就是一塊海綿外面包了一層人造革?”

“對!簡單吧!白痴都能做。”

“以前這些車座是誰做的?”

“坐墊子是箱包廠做的,座位架是我們自己做的。”

“那做一個這樣的座位能掙多少加工費?”

“大概能掙兩塊四五毛錢,我只能估個大概,可以肯定到不了三塊。”

“還不到三塊?這也太沒意思了!”

“小樣!這是純利潤,也就是你排除廠租人工利稅和花銷後你剩的錢,你還掙多少?”

“不是還有個什麼罩嗎?”李慶顯問道。

江宇一指車把:“這是車把。”

“我知道這是車把,我們連車把都不認識了還活著幹啥?”

“呵呵!麻痺的還被你訓了!車把前面有大燈的部分叫前擋風罩,車把後面這塊只起美觀作用的叫後擋風罩。”

“就是一塊塑膠唄?”

“也可以這麼解釋,就是一塊特殊的塑膠。”

“那這個什麼風罩一個能賺多少錢?”

“五六毛吧!”

“握草!這個更少!”

“它就這麼大一塊塑膠,你們用吹塑機擠壓成型就完了,五毛錢還嫌少?”

“那你告訴我這數量有多大?”

“這個我現在也沒有確切的數字,因為電動三輪車這才開始正式進入市場,一年能銷多少我也不太清楚,所以這座位能做多少沒準數。不過這個擋風罩我倒是有些準確的數字,一年最低四五萬個沒問題。”

兩輪電動車也是有擋風罩的,按照去年電摩的銷售勢頭,今年最低達到五萬輛沒有什麼問題。

四五萬個,一個賺五毛,一年賺兩萬塊錢,這搞個啥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