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分配和融合(第2/2頁)
章節報錯
威來號已經在東河港口裝船了。
不過一艘威來號明顯是不夠用的,它只能裝兩千輛兩輪電動車,三輪電動車怎麼處理?
江宇就讓高河和孟平在東河僱傭東河海運公司一艘三千噸級的貨船,裝了一千輛電動三輪車和一千輛農用三輪車上去。
這些貨都要卸到長江沿岸的貨棧裡,然後進行分流。
二月十九號,兩條船裝貨啟運。
高孟二人就跟著船一路南下,邊走邊卸貨。
張衝他們這些人是正月初十準時出現在鳳窩浦村的。
巧合的是胡國才和杜炳生一群人也是初十這天來到了鳳窩浦村。
他們是到鳳窩浦村來工作的。
好訊息是他們並沒有帶家屬過來,這讓江宇安排住處的壓力減小了不少。
給他們安排住處後,就進行了人員分配。
玩機械的去羅先來的研究所報道,玩化工的去化工廠技術部工作。
剩下的四個電子工程師,江宇讓他們和張衝匯合。
初來乍到的外人和本地人要融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個江宇提前把他們召集在一些開了一個會。
江宇的意思言簡意賅,他需要的是工作的成績,不需要的是那些勾心鬥角。
他們畢竟都是玩技術的,最好不要出現那些拉幫結夥、爾虞我詐的事情。
希望他們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只要做出成績,他的獎金會毫不吝嗇地砸在他們的頭上。
張沖和這四個來自松陽的工程師技術員,是江宇比較擔心的。
張衝七人明顯是一個團體,松陽四人也是一個團體。
他們能否融合,將決定電子廠的未來。
他們和其他人還不一樣。
其他部門只是本地派和外來派之間,如果真有矛盾他可以壓制本地派化解矛盾。
但電子廠這兩幫人都是外地來的,這個有些不太好辦。
思來想去,還是根據他們的專業不同,把他們分成了兩個部門。
張衝帶著五個人暫時研究影碟機的流水線的製造。
而松陽來的則以一個資歷最老的趙文元為領袖,帶著另外六個人暫時先做影碟機那套卡拉OK系統的研究。
包括這套卡拉OK系統的設計生產,以及將來影碟機售賣的時候,隨機附送的一支麥克風的設計製造。
這支麥克風不必太好,只要能唱出聲音就行。
附贈的東西怎麼可能有什麼好東西。
但就是附贈的那也得做出來不是。
待這些工作全部做完,江宇將交給他們其他的研發任務。
電子方面的產品真的是太多了,他們永遠不可能研究完。
這些人安排妥當後,江宇就開始張羅低速貨車的生產了。
低速貨車是今年威來集團的重中之重,他自然要重視起來。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低速貨車開始生產的日子是正月十八,這還有三天的時間。
就在江宇想著低速貨車廠開工的事情的時候,宋梅和兩個箱包廠的員工笑呵呵地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