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電動車是去蹭熱度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年村裡分紅是每戶十一萬五,今年村裡各企業運轉良好,產品暢銷,因此今年的效益不會比去年差,分紅就算不比去年多多少,但肯定不會比去年差。
得到江宇的承諾後,這些隊長都喜氣洋洋地回去傳達村精神去了。
投資辦這兩個廠,估計包括廠房在內,得千八百萬。
用的是村裡的利潤提留。
村裡的錢存在銀行裡很多,該花的時候自然是要花出去的。
江宇打電話給鄉長李邑,說了化工廠要擴大規模的想法。
李邑自然高興,一個化工廠一年能產生幾十萬的利稅,還能解決大批本鄉人就業問題。
尖山鄉現在已經是東河縣工業產值最高的鄉,在各鄉鎮的收入上,已經超過了沿海的幾個鄉鎮。
成為了人人羨慕的目標。
原來的企業依然紅紅火火,新投資的屁管廠生產出的各種塑膠管,已經被市場接受,開始嘩啦啦的往外走,換回一摞一摞的票子。
正是因為有這些企業的存在,尖山鄉是全縣乃至全省第一個免除農民農業稅的鄉鎮。
鄉里企業這幾年盈利的數字,累積高達數上億元。
這些錢除替農民交了農業稅外,有一部分在明年將陸續投入到學校和道路的改變上。
要把鄉里一些主要的鄉鎮級公路硬化。
第一段要硬化的就是從尖山到鳳窩堡村的公路。
除這兩項外還有一些惠民專案將陸續的出現。
尖山鄉的農民,也該從鄉辦企業裡得利了。
對於江宇的要求,李邑一口應承。
他沒理由不答應。
鄉里的屁管廠產出的各種屁管被市場認可接受以後,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盈利,每天到屁管廠來拉管的車絡繹不絕。
化工廠就是供應原材料的地方,產能的保證自然是他關心的問題。
但化工廠可不是單為屁管廠服務的,鞋廠乃至威來的企業也都是它供應的,今年已經出現了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
這個問題要解決的辦法就是擴張企業規模,增加產量。
他自然要鼎力支援。
但考慮到化工廠的特殊性,他準備給化工廠物色一個特別的地方。
其實江宇是不想再別的地方建化工廠的,就準備在原來的地方擴建,這樣就可以少建一個汙水排放系統。
一套汙水處理器,那也是百八十萬元,那不是錢呀!
不過化工廠這地方當初是三個廠子連在一起的,除非把鄉里那兩個企業牽走,否則只能到別的地方去物色廠址。
和李邑通完電話後,江宇就開始落實村裡這兩個企業的事情。
首先他聯絡了遠在鄉港的律師何家輝,說自己要在鄉港辦一個貿易型別的公司,讓他給著手解決一下。
鄉港是個和西方連線的視窗城市,那裡的各種合法的不合法的公司遍地都是,開一個公司易如反掌。
有了這個貿易公司,他不但可以委託這個公司把自己公司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去,而且也可以從世界上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
如果自己這個公司購買不來,還可以在鄉港委託其他公司購買裝置。
他要買的裝置就是塑鋼加工裝置。
這東西的裝置他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沒修理過。
就是知道國內暫時也未必能製造的出來。
這個時候造不如買就真香了一回。
這些年他手裡也積攢了大批次米元,累積起來有上億米元的外匯。
他只花過很少,基本沒怎麼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