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造了一艘船(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河和孟平選擇好了目標後就整裝出發了。
他們出發的時候,江宇透過本地的律師諮詢了私人養船的事宜。
這一領域他是一竅不通,上一世他連船都沒坐過幾次,對水上的營生絕對的外行。
這不是問題,他不懂不是有懂的嗎,可以打聽啊。
在弄明年私人養船的條件後,江宇跑到東河港務局找了一個老資格的龐姓專家,請對方吃了一頓午飯。
對方在弄明白他的目的,瞭解了他的情況後,建議他買雜貨船。
雜貨船噸位小,機動靈活,載重量通常為幾千噸到一萬幾千噸,不過很少有超過兩萬噸的。
可運載成包成箱成捆雜貨物,一般有4~6個貨倉,每個貨倉的甲板上有貨倉口,貨倉口兩旁有能起重5~20噸的吊貨杆。
雜貨船的優點除了能自帶起貨裝置,視窗倉內空間大等優點外。
它還有一個優點是建造運營成本低。
現在建造一艘兩千噸的雜貨船要四百萬,三千噸的則需要五百多萬。
江宇思考了半天,最後決定造一艘兩千噸的雜貨船,一個是估計完全夠用了,第二個就是省錢。
渤海就有造船廠,不但有老造船廠,還有新造船。
江宇就打電話給張越,委託他問一下造一艘兩千噸的雜貨船要多少錢。
“你怎麼又想起造船了?”
“我造船是要自己用,這樣不還能省些運費嗎。”
“我給你找個電話號碼,你自己去問問吧,我現在非常的忙,可沒工夫去造船廠給你問那個。”
這個也行吧。
張越很快就找來了電話號碼,一個老造船,一個新造船的。
老造船和新造船原來是一家,去年分成了兩個企業,老造船主要以軍隊的船為主,新造船這主要向民用市場。
不過他們在分家十五年後又合併在了一起。
既然老造船是以軍團為主,江宇就直接打通了新造船的電話。
對方接洽業務的部門一聽來訂單了,立刻來了精神。
但下一秒一聽兩千噸,立刻又沒了精神。
連江宇都聽出了對方的有氣無力。
“咋了!嫌噸位小啊!螞蚱腿也有肉好不?你們到底接不接?如果接單,我馬上就到你們廠去洽談,不接就算了。”
對方可能被江宇那句螞蚱腿兒也有肉弄清醒了:“接!怎麼不接!螞蚱腿也確實有肉。”
豈止有肉,肉還不少呢,這也是幾百萬的訂單好不好?
對方答應接了,第二天江宇就帶著龐專家來到了新造船。
造船廠是有現成的樣品船,而且品種非常的單一,除了噸位外也沒啥可選擇的。
江宇下了一百萬的訂金,訂下了一艘兩千噸級別的雜貨船。
有了船自然還需要航線。
他的這艘船就是跑沿海的,因此辦理一個沿海航線的許可就可以了。
當然,在船還沒影兒的時候,航線也就無從辦理了。
一艘兩千噸的雜貨船,新造船預計四個月交船。
這個速度江宇不知道算快還是慢。
現在是三月底,這艘船到他手裡也是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