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銷售策略和以前商品的銷售策略一樣,依然是先從本地開始,向省內輻射。

省內輻射完畢,再向東三省和蒙省輻射,隨後就是進關向京城和華北地區蔓延。

以前的商品就是這麼發展,電動車自然也不會列外。

但作為威來大本營的東河縣百貨公司,農機公司什麼的確從來沒有在威來的新產品銷售上積極過。

威來每個新品上市拿貨的前三位裡,從來沒有他們的身影。

但是這回百貨公司卻給了江宇一個驚喜。

如果它們明天進貨,哪怕只進一輛電動車,那也妥妥的前三。

與電動車剛開始銷售的羞羞答答相比,威來農用三輪車的銷量則火爆異常。

農機廠門前的停車場原本是停放剛出廠的三輪車的,但是現在卻停滿了來自各地拉三輪車的卡車。

靠威來的送貨卡車送貨根本就等不急。

威來只有五輛改裝的拖掛送貨車,一輛拖掛車可以拉十輛三輪車。

通常要三四天才能送一趟,這根本就不夠用。

於是這些等不急的銷售部門就自己派車來了。

一輛帶拖車的卡車,只能裝四輛三輪車。

遼省和離遼省近的地區這樣做還湊合,但是再遠的地區用汽車拖運就不合算了,畢竟一輛卡車能運載的三輪車有限,一輛三輪車的運費就得二三百元。

因此往黑省的三輪車就得靠火車了,一節專門用來運車的平板車皮可以裝二三十輛三輪車。

發往黑省的三輪車都是從東河車站發貨的。

威來農機廠一個月兩千五百輛的產量,基本下線一輛就發走一輛。

與三輪車的火爆相比,威來四輪微型車的銷量就處於不瘟不火的狀態。

一天能走個二三十輛。

其實按照這個速度,一年賣出萬八千輛也不是個小數了,但這並沒有達到江宇的預期。

這種小車的用途倒是和他的預期一樣,基本都用來在農村跑出租了。

拉兩個人和有限的貨物,就算發動機的馬力有所欠缺,但是變速箱羅先來調校的不錯,產生的扭矩足以應付這種小噸位的運載了。

但羅先來總是心有不甘,在研究完485發動機後,他就想琢磨一臺385,好用到這臺小車上。

好在他這個陰謀被江宇發現了並制止了。

羅先來只要把這輛威來風菱造出來,完全可以當計程車用。

威來風菱四米半左右的車長,如果做雙排的完全可以當計程車用,就用不著再改進這款微型車了,費那力氣幹啥。

姚閒文坐著他們公司的車來了,他來的時候,東河百貨公司家電組的林經理也恰巧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