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難,但是怎麼能保證它的安全性這才是最大的難題,不過時間有的是,你們慢慢研究。”

趙青山和嚴守駿以及蓄電池廠的技術人員,要研究的一種是獨立的小型鋰電池,通俗點兒解釋就是手機上用的那種電池。

另一種就是未來比亞迪研究的那種磷酸鐵鋰電池,不是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那個東西穩定性太差了,要把它做穩定了,難度太大。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為未來佈局用的,暫時並不著急用,此時間還是非常充足的。

十一月十五號是東北法定的取暖日,從十五號開始,整個鳳窩堡村到處都是煙霧繚繞,宛如仙境。

如果抽抽鼻子,還能聞到煤煙的氣味。

江宇站在東山俯視煙霧繚繞的鳳窩堡村不由苦笑。

“這樣也不行啊,這空氣汙染似乎有點兒嚴重啊。”

“怎麼可能不嚴重,一個廠子一臺鍋爐,十幾個小煙筒冒煙,想不汙染都難。”楊建勇附和道。

“明年改個集體供暖吧,花兩個錢兒唄。”

把這些小煙窗變成一個大煙窗,就會減少煤煙的排放量。

“怎麼改集體供暖?”

“就是用一個超大的鍋爐,供應鳳窩堡村所有的企業,用管道進行連線,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接入人家,城市裡不都是這麼幹的嗎?”

“明白了!但那可不是兩個錢,得很多錢!”

像鳳窩堡這麼大的範圍,全部改成集體供暖,估計的上百萬元。

在九零年的上百萬投入,這已經是一筆大投入了。

其實這點錢花出去並不虧本。

現在一個企業一個鍋爐,每個企業一年的煤錢也是上百萬。

如果改成集體供暖,一年剩下的煤錢也該有幾十萬,有兩三年就把改集體供暖的錢收回來了。

這個必須得改,煤煙這東西可是有毒的,幾十年後全球不都吵著碳中和嗎!

江宇自然不是為了什麼碳中和,他是為了省錢和減少汙染。

“那怕是得一個能供幾十萬平的大鍋爐房,小了不夠用,還得建在山頂,你準備建在哪裡?”

“你看這裡北邊的果園子怎麼樣?”

東山北頭的果園子江宇準備廢棄了,山腰部分可以留著,權當綠化了。

山頂可是得倒出來加以利用。

果園子出的蘋果口感太差,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江宇早就想動這個果園子了,夏天的時候,果園子結果了,他就沒動手。

現在可是冬天了,這些果樹該處理處理了。

江宇今天和楊建勇到東山是來看東山準備生產四輪農用車微型車車間的。

那條改良生產線十天前除錯完畢後,因為四輪微型車還沒做好生產的準備,現在這裡正在生產十五馬力的三輪車。

這款十五馬力的三輪車帶電啟動,自卸,和全封閉駕駛室。

自然價錢也好,出廠價就是四千五,市場零售價六千元左右。

這麼貴的價錢賣的自然就不會太快,一天能發出去三四十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