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選擇原諒(第1/2頁)
章節報錯
影象動態專家組,英文縮寫是MPEG。
該專家組是前年組建,專門負責為CD建立影片和音訊標準。
這個專家組的成員都是影片,音訊及系統領域的技術專家,以渤海電子現在的實力,要單獨的把這套解碼系統研究出來有些不現實。
江宇也沒希望他們能搞出來,只是告訴他們這套解碼系統是幹什麼用的,讓他們多瞭解一下。
一旦這種解碼技術出現,他們就會加以利用。
至於怎麼利用江宇沒有明說,反正傳呼機就夠渤海電子忙活幾年了,其他專案暫時擱淺一下也無所額。
生產問題計劃完之後,下一步就是科研問題了。
“在積體電路這一領域,我真的是門外漢,我雖然不懂具體的技術,但我擅長分析結構,不是晶片的結構,是這一領域裡分工的結構。現在的晶片製造都是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英語簡稱叫IDM,我在想,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分開,變成不負責製造,只負責設計和不負責設計,只負責製造?”
聽江宇演講的渤海電子的研究部門的人面面相覷。
這個設想挺有新意。
上一世的這個年代,所有的半導體巨頭都是這麼玩兒的,自己設計,自己製造。
主要原因是出於保護商業機密,自己設計的晶片自然要自己造了。
“上一次我說過,我們的目標不是去研發高階製程,因為我們現在方方面面都沒有這個底蘊和技術積累。我們只要跟上人家的腳步就行,我們要做的只是能做成熟製程就行,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我們不要晶片設計,只要晶圓製造,這樣我們就可以剩下大量晶片設計的時間和資源,加快追趕的步伐。”
江宇只不過是利用現成的經驗,上一世太急電就是這麼幹的。
江宇的想法確實讓渤海電子研究部門的人大開眼界。
“你們好好想一想我說的這些話有沒有道理?咱們下面再說另一個問題。”
江宇停頓了一下,從兜裡掏出一張紙,掃了幾眼。
他也是做過功課的,絕對不是在這裡信口胡柴。
“現在的晶片都是鋁介質技術,雖然我在電子行業是個外行,但是我對很多領域商品有很準確的預測,我認為將來的晶片一定會是銅介質技術,咱們可以往這個方向上努力,不一定能幹成,但起碼要幹。”
太急電當年能夠崛起,就是在二零零一率先研發出0.13微米的銅介質技術,透過用銅替代鋁獲得了更高的晶片效能。
從而讓太急電拿到了幾十億元的訂單。
在研發出銅介質技術後的第三年,太急電和阿斯米聯手,一起研製出了浸沒式光刻技術。
在浸沒式光刻技術出現之前,行業內採用的都是乾溼光刻機,透過波長為193奈米的光線來對晶片進行光刻。
193奈米再往下就是157奈米波長的光線,但是這個光線容易被氧氣中合,極大的影響光刻效果,因此多少年都沒有進展。
這也當時的晶片停留在193奈米,長達20年的原因。
現在的光科技巨頭尼康,佳能都在花費橘子研究157奈米的但是光刻機。
但是都沒有獲得成功。
太急電出了一個姓林的鬼才,提出了用水來替代空氣做戒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