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安全第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一個月仿製成功這臺傳呼機難度有點兒大,但他們也得咬牙進行下去。
臺上那個年輕人的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集合他們三家電子廠的實力,一個月若是能研究仿製成功這臺傳呼機,才有對方投資的資格。
如果一個月仿製不出來,對方顯然也就沒有投資的興趣了。
“我的話說完了,今天是九月二十七號,到下個月的二十七號,我要看到你們的仿製品,當然你們若是研究透了能做出比對方效能更好的產品,那就最好了。”
不過這種可能性顯然不大。
三家電子企業,員工兩三千人,科研人員都有三百人,一個月連臺傳呼機都弄不出來,確實沒啥投資的必要了。
威來公司並不是一家電子公司,但他們若是現在抽出人力仿製傳呼機,年前也肯定能鼓搗出來。
他們一個沒有電子基礎的企業都能做出來,三個專業的電子廠,沒有任何理由做不出來。
“最後我還要忠告你們這三家企業,對你們來說,現在不是勾心鬥角的時候,希望能團結一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三個企業攪合到一起,要是不出現點爾虞我詐,那才是不正常。
江宇希望他們能集中精力去幹正事兒,而不是把精力用在沒什麼卵用的暗鬥上。
“一個月上時間是不是太短了?”
見過這些人後,張越和江宇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張越擔心地問。
“不短了,以他們的水平,一天時間就能弄明白傳呼機的工作原理和構造,剩下就是組合部件,它們是自己生產還是市場尋找,二十九天的時間已經綽綽有餘。我看了它們的簡介,它們以前曾經也做過收音機什麼的,我相信他們很快就能製作出來,傳呼機做出來後,我會讓它們研究些別的電子產品,若是都能做出來,這幾個企業基本就活了,以後也就有資本投入研究了。”
張越非常高興:“這樣就好!起碼我們保留了一絲火種。”
“那也要有政策支援,希望你們的政策能穩定的支援下去。”
今年其實國家已經發現電子產業在未來中重要的戰略地位,於是出臺了一個908專案。
國家集中投資二十億元,在無錫華金建成一條月產1.2萬片、6英寸、0.8~1.2微米的晶片生產線。
不過此時這條生產線並沒有開工,還處在審批過程中。
而這條線建成那也是九七年的事情了,一投產就落後了世界四五代。
這筆投資就這麼打了水漂。
渤海這邊的事情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結果,江宇就回到了東河。
經過尖山的時候去了一趟鞋廠。
化工廠已經搬遷出去了,穆蓮枝正在指揮人往倒出的車間裡佈置裝置。
化工廠倒出的這些空間足以佈置下幾百人,可以增加五百萬雙鞋的產量。
“這些裝置我沒向你請示,你也不在家,我就是請示也請示不了,就自作張把這些裝置進來了。”
“你乾的非常好,起碼節省了好幾天的時間,對於企業有利的事情,不用事事都向我請示,過後補個報告就行了,事事都請示我,我這一天管什麼不用幹了,化工廠那邊佈置的怎麼樣?”
“化工廠搬遷用了和重新安裝除錯裝置用了三天時間,現在已經開工生產了。”
“三天就搬遷安裝除錯完了?”
“確切的說是三天三夜,好幾班人連軸轉,中間沒停止過,為了不耽誤生產。”
韓松林這貨倒是有個急眼勁兒。
江宇來到了化工廠。
化工廠這邊已經重新開工了,與化工廠一牆之隔的P管廠則還在安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