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鳳窩堡杯籃球賽(第1/2頁)
章節報錯
農用車的訂單嘩啦啦像下雨一樣地飛來了。
訂單超過萬輛。
這回連江宇都弄不懂了。
就說央視的廣告和專題片起了一個消費引導傾向,那些日用品多買點放家擱著現在用不著可以以後再用,可這三輪車不種地買回去放著有啥用?
為毛三輪車的訂單也會增長這麼多?
理性消費還是應該呼籲一下的。
這些訂單來自北方各地區,冀省魯省也佔了不小的比例。
冀省魯省以前的訂單還沒全部完成,這又來了一批。
這讓威來農機的人倍感壓力。
好在就在這個時刻,行臺金牛也開始試生產。
從江宇收購金牛到金牛重新生產,前後一個月,這個速度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這主要得益於金牛原來的基礎和威來成熟的技術,雙方几乎實現了無縫對接,才會讓這個奇蹟發生。
金牛廠生產的車依然使用金牛的字號,不過前面多了一個字首:威來。
這款車也就變成了威來金牛,雖然叫威來金牛,但這車和原來的金牛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完全是用威來的整車技術製造而成。
除了發動機不是威來自己的。
金牛沒有自己的發動機,以前它都是用行臺拖拉機廠的發動機,如果發動機出現短缺,十家莊還有發動機廠。
威來雖然現在收購了金牛,但也不可能從東河運發動機過來,那樣運輸成本和在本地買發動機也沒太大的區別。
就運用它們原來使用的發動機廠生產的發動機。
行臺有個拖拉機廠,就生產這種單缸發動機,同時十家莊華北柴油機廠也生產單缸柴油發動機。
發動機的貨源倒是不缺。
正因為金牛新生產的農用三輪車全套採用了威來三輪車的技術,因此直接就開始生產,也無須到有關部門進行檢測,在經歷了一個星期的試生產後就開始量產。
九月一號正式投產,當天生產出的一百輛三輪車開始供應冀省和魯省的客戶需求。
在行臺準備量產三輪車的時候,江宇卻在不務正業,正在組織籃球賽。
首屆鳳窩堡杯籃球賽就要開幕了,江宇正在對參賽球隊的名單發愁。
竟然有六十三支球隊報名參賽。
單農機和無縫鋼管廠就組建了二十支球隊。
鬧呢!
平均一支球隊八百出場費,這六十三支球隊就是五萬多,再加上前幾名的獎金和紀念品,這就十萬沒了。
這些混蛋是準備讓他破產呀!
這麼多球隊這得怎麼玩?
今年就這麼地了,不能打擊青年們的積極性,人家組建一支球隊也不容易。
明年可不興這麼玩兒,明年一個企業就出一支球隊,你們在企業裡給我淘汰完了再說。
這亂七八糟的成何體統?
六十三支球隊成十六個小組,一個小組四支球隊,小組第一進十六強打淘汰賽,剩下的按照勝場和得分排出名次就行了。
學校為一個賽區,黃嶺村一個賽區,嶺前村新建的球場一個賽區,河溪村一個賽區。
好在球場多,如果球場少的情況下,這麼多小組,就是小組賽都得打好幾天。
學校有三個球場,嶺前村四個球場,黃嶺村有三個球場,河溪村也有四個球場。
除了男子組,還有女子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