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部門十四個人,有兩個女性。

女性自然是不用出門的,所以出門的是六個小組。

高河和孟平是銷售部的兩個小透明似的人物,平時在銷售部裡不言不語,不太怎麼合群。

不善言辭的人在銷售部工作,這其實算是一種失誤。

當初威來招工的時候,他們兩個是稀裡糊塗地被分配到了銷售部門,連他們自己都覺得這個工作不適合他們。

這次分組,沒有人願意和他們組隊,他們也就只能自己臭味相投了。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蒙省的通遼。

去蒙省有兩組人,另外一組還是做了一番功課的,在得知通遼三天前有農民自發的來買走了十三輛農用車後,就放棄了通遼而是去了赤峰。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通遼就變成了他們兩個要去的地區。

高河孟平就坐火車到了松陽,然後坐四百里的客車到達通遼科爾沁左後旗。

這裡是通遼最靠近遼省北部的一個旗。

經過一晚休息後,他們於九月七號走進了科爾沁左後旗的農機公司。

這兩個不善言辭的傢伙並沒有一同出發,孟平先去了農機公司,宣告要買農用三輪車,而且指定要買威來牌。

“沒有!”營業員頭也不抬地說道。

“怎麼可能沒有?我們鎮七棵樹村買了十三臺威來牌的三輪車,難道不是在農機公司買的?”

“你哪個鎮的?”

“長勝鎮小溪裡的!我們村一共有十五戶要買三輪車,他們派我來問問你們這裡有沒有賣的,多少錢?如果我們一次買十五輛,有沒有優惠!”

“我們還沒經營過三輪車呢。”

“你們為什麼不經營呢?你們經理呢?我要向他反應一下情況。”

三說兩說,孟平竟然產生了代入感,竟然還情緒激動起來。

這麼賺錢的買賣,這裡的農機公司竟然不經銷,這種經理還要他何用。

於是,孟平還真就去找該農機公司的領導,扒拉扒拉扯了半天。

該公司經理倒是很耐心地聽完了他的訴說,雖然對一下有十五臺車的銷量動心,但是也沒有答應什麼。

孟平把自己的想法成功地傳達給了農機公司的頭頭,他的任務也基本完成了。

按理說他應該退下了。

但第二天,他又出現在農機公司經理的辦公室裡,把昨天的要求重複了一遍,這個程式一直延續了三天。

而這三天時間,高河也沒閒著,他還真在長勝鎮小溪裡村走訪了很多農戶,向他們推銷三輪車。

原本嘴有點笨的他,透過兩天的實戰,突然發現自己挺能說的。

因為他確實說動了不少農戶的心。

高河告訴這些農戶,一個星期後,他們旗農機公司一定有威來牌三輪車出售,讓他們做好準備。

孟平在農機公司磨了三天牙,高河在下面農村也推廣了三天。

到了第四天,孟平撤退,高河上場。

包蘇榮這兩天簡直被一個人煩的夠嗆,這貨天天準時上班,吵著讓他進貨三輪車賣。

如果不是看在他一天一包好煙的份兒上,他早把對方攆出去了。

不過今天他不用擔心對方來了,對方昨天走的時候說了,他要去KLQ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