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白鳳離去後,李琴叫住了剛要出門的江宇。

“你和白鳳還是趕緊結婚吧,老這樣提前就睡在一起,萬一有了怎麼辦?”

“媽!這事兒你就別跟著摻和了,我們結婚還早呢!白鳳怎麼也得到二十五吧,咱們得響應國家號召。”

“那不行!我還急著抱孫子呢!”

“怎麼就知道是孫子?萬一是孫女呢?”

“孫女也抱!反正不能等你們長時間結婚。”

怎麼就那麼樂意抱孩子?抱孩子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嗎?

“好好!明年我們就結婚。”

江宇一邊打哈哈一邊出家門,發動汽車到嚴宏丘酒店去接夏嶽,然後又回到黃嶺村。

夏嶽對黃嶺村每個企業都傾注了熱情,在壓力鍋廠實驗室混了一上午。

他對三輪車是有想法但沒準備去實現,三輪車那玩意兒運輸太費事兒。

從這裡運到京城,一想就是件痛苦的事情。

但是他對趙青山他們研發的電動腳踏車卻是有想法也想實現。

在瞭解了威來研發的新能源車的效能後,夏嶽的直覺告訴他,這玩意兒如果真的研發成功,在京城一定會有一定比例的市場。

京城人口上千萬,這個一定比例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且這玩意兒運輸成本就比三輪車小多了,一輛大拖車能拉好幾十臺。

只是這電動腳踏車什麼時候能研發成功是一個謎。

壓力鍋和拉桿箱夏嶽都有經營,這兩個地方他沒浪費時間。

農用車他雖然進去走馬觀花,也只是看看熱鬧。

姜勇已經學習完畢,拿到了車票,江宇就讓他開車拉著夏嶽去燈具廠參觀。

燈具廠製造的節能燈,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發酵,現在已經得到了歐美老外們的認可,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且呈幾何般增長,已經從最初的幾十萬只,上升到今年的幾百萬只,已經達到到了八百萬的訂單量。

正是因為出口市場的擴大,節能燈基本沒怎麼在國內進行銷售,原本能擠出一點內銷也被擠佔了。

楊瀟已經對江宇提出了強烈抗議,如果指望現在節能燈廠的規模,這些訂單根本就無法完成。

江宇告訴他再忍耐些日子,再有兩個月,東山挨著舊學校的廠區完成後,給燈具廠一個三千平的廠房。

現在的前陽村也留著當一個車間用,這樣基本就解決所有的問題了。

甚至一年還能擠出上百萬的產量如國內市場。

等東山的新學校建成後,舊學校改造一番做電動車的研究院用。

東山還得開發呀,否則到時候哪有地方生產電動車?

不過這個倒是不急,按照江宇的算計,電動車三年之內應該投產不了。

電動車先往後放放,現在農用車是已經投放市場了,就先把農用車做好。

明年春天,機械工業部就會對全國農用運輸車進行整頓性檢測。

這一關自然是要過去的。

羅先來到這裡已經快一個月時間了,這傢伙幹勁沖天,每天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簡直把農用車廠當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