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搖頭:“沒有什麼有名的拳頭產品,主要就是給其他企業加工配件什麼的。”

“我想問一下,你們能生產液壓裝置嗎?”

對方眨巴了幾下眼睛:“不知道你要生產什麼液壓裝置?太大的我們生產不了。”

“就是小型自卸車上的不超過5噸的液壓系統。”

“生產不了,我們只能生產其中的一些部件。”

“什麼部件生產不了?”

“齒輪泵和油缸。”

握草!最重要的兩件東西生產不了。

“你們是生產不了,還是生產不好?”

“液壓油泵生產不了,油缸生產不好。”

“液壓油泵你們可以外購,油缸...”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內也不是不能生產液壓油缸,只是質量實在乏善可陳,一個漏油問題就夠嗆。

油缸漏油分為外洩漏和內洩漏。

內部洩漏主要是活塞和缸套之間的磨損嚴重,密封圈老化失效等原因所致。

而外洩漏基本都是各種密封圈的問題。

“說說你們為什麼生產不好油缸?”

“就是油缸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漏油,主要就是密封圈的問題,找不到耐油耐磨的密封圈,其他的漏油原因倒是不大。”

“也就是說,只要解決了些密封圈的問題,你們就能生產出合格的油缸唄?”

“差不多吧!”

“如果你們能生產出合格的油缸,外購到液壓油泵,再結合你們自己的這些閥門兒,能不能做出一套5噸以下的自卸裝置?”

那技術員沉默了一下:“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做出來,就是我們自己做不出來,我們可以求助老撫挖和長挖,讓他們幫助解決技術問題。”

撫挖和長挖通俗點解釋就是一個廠子,就像當時的一汽和二汽一樣。

撫挖之所以沒落,江宇認為是沒有抓住液壓式反挖機的發展機遇,如果它們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定位做全液壓挖掘機,也不會落到今天的窘境。

而由它支援建設的長挖就定位於全液壓挖掘機,在當時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撫挖如果現在能轉變觀念,全力以赴去研究生產液壓挖機,還是有機會重新崛起的。

畢竟後世聞名遐邇的柳工要三年後才開始做挖機,徐工更是二十年後才開始進入。

至於三一,八九年的時候還貓在一個鄉鎮裡賣焊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