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蓮枝是過了正月十五去的行臺,在行臺待了十一天。

十一天的時間裡,她把行臺鞋廠轉交給了下一任廠長趙燕飛。

江宇他們回鳳窩堡的時候,她才回來了兩天。

既然吳忠勇也來了,她準備帶吳忠勇回家見父母了。

江宇這次去黑河從出發到回來,一共九天。

黃嶺村那些奶幌子司機們已經過了半年的實習期,他們手裡的那張白票已經換成了紅旗的正式駕駛證。

原本江宇手裡的車並不夠他們開的,但是這回又開回來十臺解放141,不但夠了,還缺了兩個司機。

這些車一分配完畢,立刻就派上了用場,給鞋廠搬家。

鄉塑膠製片廠從二月二十八號開始搬家,因為有威來三輛卡車幫著搬家,到六號的時候就全部搬完了。

塑膠製片廠前腳搬家完畢,威來鞋廠後腳也跟著搬遷。

先把不耽誤生產的部門搬了過去,然後停工搬遷生產部門的裝置。

十輛解放141的加入讓搬家的速度像長了翅膀一樣,兩天時間就把鞋廠的裝置全部拉到了新廠址。

維修部門抓緊時間安裝裝置,爭取在二十號之前全部安裝除錯完畢好恢復生產。

嚴宏丘的人馬也在三月一號開進了新鞋廠,他們最先乾的事情是推倒了新鞋廠的西牆,然後挖地基。

待江宇來視察的時候,一米五深的地基已經完工,最底層一米厚的石頭底基也已鋪好,下一步就是在石頭上搭圈樑。

江宇和嚴宏丘探討了一番他的施工計劃。

嚴宏丘的施工計劃是先蓋西牆這裡的兩層廠房,廠房竣工後再整理舊廠房,最後蓋廠子前臉的樓房。

江宇總感覺他這麼幹對鞋廠有好處,但施工貌似不怎麼合理。

他為何不把前臉的西牆的樓一起施工?

此時的鳳窩堡村就像下雨前要搬家的螞蟻一般熱鬧。

鞋廠搬遷完畢後,不鏽鋼的裝置就進了老鞋廠的廠房,已經在五年跟苔灣師傅學會安裝的楊建勇等人親自排程安裝這些裝置。

按照目前的進度,鞋廠那邊如果月底能恢復生產,不鏽鋼這邊的裝置也將肯定安裝除錯完畢。

那麼不鏽鋼管廠的工人就該提上日程了。

三月十二號晚間的東河電視廣告裡出現了一條招工廣告。

東河縣的人民對於尖山鳳窩堡村已經比較熟悉了,因為這個地方每年都會招個三次兩次工,每次招工人數都是以百來統計。

少的時候一百二百,多是時候四百五百。

所以,對於鳳窩堡村的這次招工他們也是見怪不怪,好奇的只是這次這個村子又要招多少人。

“尖山鄉鳳窩堡村無縫鋼管廠現招收工人三百人,男女不限,但必須是復員軍人,只要是八零年以後的農村復員軍人具可報名,要求:身體健康,人品正派,吃苦耐勞,勤勤懇懇,有意者三月十五號前攜帶復員軍人證和戶口簿,到尖山鄉黃嶺村威來公司總部報名,一旦錄用,月最低工資三百元,工廠有宿舍食堂,住宿免費。”

這次江宇招的全部是軍人。

自己的企業已經成立三年了,也該給東河縣的軍人們安排個謀生的位置了。

他不是單招去年和今年復員的,而是一直招到了八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