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鞋廠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後,終於準備開張了。

鞋廠這邊劉金生派了十個師傅過去對鄉鞋廠的二百多位員工進行了突擊培訓。

十一月十號,尖山鄉鞋廠終於在開業的鞭炮聲中開業了。

江宇自然是要過去捧場的,並且和鄉長李邑聯合給鞋廠剪了彩。

鞋廠做的活兒自然就是給威來鞋廠代工,生產的也是威來鞋廠現在生產的鞋,只是尖山鞋廠生產的鞋是走國內市場內銷,不出口。

尖山鞋廠做一雙鞋可以賺到一塊五毛錢的加工費。

因為採用的都是威來鞋廠最成熟的做工體系,所以別看尖山鞋廠只有三百名工人,但一天還是能做出三千雙鞋。

這超出了江宇對尖山鞋廠的預估。

原來他以為尖山鞋廠能生產出兩千雙鞋就不錯了。

三千雙鞋的日產量,這極大的彌補了內銷鞋的空缺。

尖山鞋廠三千雙的日產量能創造出四千五百元的日利潤。

減去員工工資以及各種費用,這個鞋廠一天依然能創造兩千元的淨利潤。

有了尖山鞋廠的加入,威來鞋廠肩頭的壓力也驟然減輕。

從去年年底開始,歐美市場上出現了一款最流行的運動鞋。

這款運動鞋採用透明鞋底,全掌氣墊,加上時尚的鞋樣設計,最重要的是三十米元左右的售價,一下子在西方世界火爆起來。

沒錯,這就是威來鞋業出品的挑戰八八鞋。

為什麼這款鞋會叫挑戰,誰也不太清楚,都以為這是江宇隨便起的名字。

挑戰八八去年在西方世界的暴火還沒太引起西方鞋業的注意。

畢竟威來鞋業只是處在低價位,還沒有威脅到它們的地位。

這一時期米國鞋市上的鞋最高階的在六七十米元,中檔的在四五十元。

當時米國國內的什麼匡威、銳步、奈克、新百倫、聖康尼、布魯克斯、袋鼠等,都在這兩個區間。

而到三十米這個層次基本就沒什麼太有名的鞋業了。

因此也沒怎麼太引起關注。

但是八八年的秋天開始,米國的沃爾馬和達樂等超市,可能是感覺威來鞋還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竟然把威來鞋的零售價提價到了五十米元。

如果單是提價沒賣出去也就罷了,關鍵是竟然還賣出去了,並且還佔據了聖誕前銷量排行榜的第五位。

這終於引起了米國幾個大鞋業的注意。

要知道這款來自東方的鞋連個形象代言人都沒有。

不像米國的鞋企都聘請了一些體育明星。

比如袋鼠聘請的NBA球星滑翔機,棒球明星達林,奈克的代言人飛人瞧丹等。

這款來自東方的鞋別說聘請體育明星,就連廣告都沒做過,完全就是楞從市場裡殺出來的,而且一直殺到了銷售榜第五位,將一干米國老牌鞋企甩在了身後。

這讓米國的鞋企們充滿了好奇,於是紛紛對威來鞋進行了研究。

最近米國鞋業崛起的新貴奈克自然也不會置之不理。

奈克對挑戰八八解剖後火冒三丈,就要起訴威來鞋侵了它氣墊的權。

但是在仔細觀察之後,奈克突然發現威來採用的氣墊不是它們現在才採用的半掌氣墊,而是他們還沒有投入研發的全掌氣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