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窩堡村的不鏽鋼管廠在正月十八這天隆重開業了。

鄉長李邑出席了開幕儀式,發表了一番講話後,進行了剪彩儀式。

鳳窩堡不鏽鋼管廠生產的是焊接鋼管,規格從六分管到三寸管。

暫時的日產量只有十噸,未來可以擴大到日產十五噸的規模。

因為採用的原料是是熱軋304不鏽鋼,因此售出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一千八一噸。

一個新產品的開發,自然需要廣告的普及。

這一次,不鏽鋼管廠不是像以前那樣只在本縣或者是地區市打廣告,而是直接打到了省電視臺。

八十年代末期,國內的不鏽鋼處於一個青黃不接的局面,能生產不鏽鋼的企業鳳毛麟角,基本都用在航天和軍工領域,民用份額相當的稀少。

因此廣告一出,鳳窩堡村鋼管廠的門前就車水馬龍。

李金友的嘴樂得都跑到耳根後面去了。

江宇給他們的不鏽鋼是八百一噸,他們就加工成管一噸就掙一千塊錢。

唯一可惜的就是產能太低,按照現在的產量,最多一年才能生產五千噸不鏽鋼。

這太小了。

“我說老侄兒,你那套無縫鋼管裝置多少錢來著?”

“幹啥!”

“我聽人家說無縫不鏽鋼管兒的價錢更高,超過了兩千多。”

“嘿嘿!二叔!這好像和你沒啥關係,你們又生產不了無縫鋼管。”

“你手裡不是有一套無縫鋼管裝置嗎?你看...”

“別看!那是我的,你想都別想。”

“咱們可以好好商量商量。”

“商量啥?當初你甩頭不了角地不要,現在看到這是個買賣兒了,又想打我這套裝置的主意,這便宜不是這麼佔的,我為了消化這套裝置,都準備把鞋廠遷出去了,現在你又要這套裝置了,這不是玩兒嗎,不是老侄兒我不給你面子,這次肯定不行,誰來都不好使。”

李金友知道這套無縫鋼管裝置他們是白扯了。

有點兒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要。

“可是這套裝置的產能也太小了。”

“哈哈!那你不會讓楊勇再給你弄一套來,產能不就多了嗎?”

“你那套不鏽鋼裝置不給我,看來我也只能再讓楊勇家送一套來了。”

這就不幹江宇的事情了。

再有四天,塑膠製品廠就開始搬遷了,它們搬遷完畢,鞋廠這邊也得開始搬遷。

好在那個出口鞋已經完成,頂多能耽誤一點內銷的生產計劃。

李金友嫌產能太小,自己套無縫鋼管裝置好像產量也不是很大。

這套無縫鋼管裝置也不是大型的裝置,年產量也不過一萬多噸。

這個產量是根本滿足不了國內市場的需求的。

不知道毛子那邊有沒有這樣的裝置,弄幾套過來。

打個長途讓吳忠勇問問普吉列夫,看看有沒有無縫鋼管裝置,弄兩套過來。

可是吳忠勇那邊沒有電話,也沒有留下一個有效的電話號碼。

江宇嘆口氣,看來自己還得親自過去一趟。

河溪村和黃嶺村這條大路,平時是最繁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