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把鞋廠和箱包廠都從鳳窩堡村遷出來?”

這個訊息讓李邑吃驚不小。

“是的!在我們鳳窩堡村蓋廠房太耽誤時間了,如果鄉里其他地方有現成的地方最好。”

李邑手在桌子上敲著鼓點,敲了半天。

“哎呀!咱們鄉空曠的地方倒是不少,但是有空閒廠房的地方卻不多,可就是有廠房也小呀,你鞋廠一千多人,根本就耍不開。”

“那看來只能往別的鄉鎮轉移了。”

李邑一聽就急了:“啊!別呀!俗話說肥水不落外人田,怎麼能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呢。”

“那怎麼辦?現蓋根本就來不及。”

李邑頭疼。

但不管投不頭疼,鞋廠和拉桿箱廠肯定是不能轉移出金山鄉的。

“要不這樣吧,把塑膠製片廠轉移到一個小廠房,把塑膠製片廠的廠址倒給你們。”

李邑想了半天,皮革廠和紙箱廠都不能倒廠房,只能倒塑膠製品廠了。

“塑膠製品廠院子有多大?”

“七千多平的面積。”

這個大小和鞋廠現在的面積差不多了,比鞋廠稍微還能大一點。

“建築面積呢?”

“建築面積有一千三四百平吧。”

這個面積就小了,鞋廠可是有兩千平的建築面積,這少了好幾百平呢。

“這個建築面積可是不大呀,比我們鞋廠小了五百多平。”

“你們鞋廠人多需要大的地方,塑膠製品廠連一半兒地方都沒用上。”

江宇算計了一下,一千五百平的建築面積,可以把擺下生產線倒是夠了,但是倉庫就過不去了。

鞋廠主生產線搬過去先幹著,把倉庫暫時先留在鞋廠這邊,來回用車運料。

幹活的同時,建築隊進去擴大建築面積,前後估計能耽誤幾個月的時間。

這邊鞋廠主生產線搬走以後,空出來的房間就把那他無縫鋼管裝置安裝進去。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李鄉長!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年三月中旬,鞋廠就往這邊搬了。”

“你放心!鞋廠搬遷的時候,廠房保證給你們倒出來。”

“塑膠製品廠不會有什麼意見吧?人家乾的好好的,讓人家去別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