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三年吧,蓯蓉的寄生主是梭梭,從開始寄生到收穫要三年時間。”

“這個我知道,但是收穫週期太長了點,再說這東西會有人買嗎?”

“什麼叫沒人買?它可是好東西呀,保護腎的,男人的摯友,等你有了老婆你就知道了。”

“說的容易,但是做起來沒一樣容易的。”

“不就是差錢嗎?原來我的第二筆投資要到明年才給你,看你這麼缺錢,我現在提前給你,你可以邊修路邊種草,兩不耽誤。”

“江宇!你剛才說自己加工藥草,這個真的能實現嗎?”

“暫時還不行,國家允許個人開藥廠大概得十幾年以後。”

國家第一個允許個人開藥廠的省份是粵省,那是2003年夏天。

距離現在正好還有十五年。

個人開藥廠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但是承包藥廠卻不需要等那麼久。

八三年就有個人承包藥廠的例子出現。當時,皖省繁星製藥廠的女工程師祝果瓊和七個年輕人,就承包了繁星製藥廠。

這是華國個人承包製藥廠的第一例。

第二年,CZ市第三製藥廠一位董姓車間工人,承包了美西律藥品。

去年,全國47家華藥飲片廠廠長簽名,呼籲全國藥材二,三級站允許飲片廠經濟獨立核算,購銷自主,呼籲實行多種形式經濟承包。

所以,開藥廠暫時沒有政策,但是承包藥廠還是有可能的。

“有十幾年後啊,那現在還想它幹什麼?”

“先做個計劃,萬一到時候實現了呢?”

“別萬一了,咱們先回去,你應該還沒吃飯吧?”

“好像是沒有,那家拉麵館還在不?”

“當然還在了!”

“那就來碗拉麵,再弄盤羊肉,他家的羊肉還是不錯的。”

兩人走回鹽場,在拉麵館裡要了兩個炒菜兩碗拉麵,一邊吃一邊聊。

吃完以後,在汪文標的陪同下,弄了一輛四輪子,繞著鹽場轉了一圈。

鹽場周圍的防護林似乎又往外延伸了幾米。

“是的!今年開春,在修那條北上的公路之前,我們把鹽廠周圍的防護林又往外拓寬了十米,鹽場現在基本沒有安危了,我才開始打北上修路的主意。”

汪文標的計劃也沒錯,與其繞三百公里路去西邊的烏海站,就不如打通北上七十公里去烏山站。

這條路如果打通了,單單運輸成本一年就能給鹽場節省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那麼這樣吧,你這邊修路,這邊綠化,再加上鹽場的運營,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多少錢?”

汪文標很嚴肅地說道:“未來三年,我需要不少於五百萬的資金,才能把這三樣工作做好。”

“這樣吧!我原來答應你五年投資一千萬的計劃,現在我把剩餘的九百萬一次性的支付給你,我看看你到底能做出些什麼,但是這筆錢給你可以,我需要公證處的公證。”

當然要公證,還是簽訂一些合同,起碼得有個還款期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