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老資格的企業了。

“你們廠生產的產品的質量怎麼樣?”

“肯定還是行吧,雖然我們沒有獲得過國優產品獎,但是部優省優產品獎我們可是經常獲得。”

這就可以了,獲得過部優省優產品獎的企業,再怎麼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江宇把自己從陽城採購來的那些廚房用具,拿出來擺在姚洪文的面前。

“這是我從南方買的一套廚房用具,我要求你按照這個式樣把它完全仿製出來,質量只要合格就行。”

他是拿這套廚房用具給老外看的,當然交貨的時候就要保持原來的樣式。

至於質量,只要合乎國家生產標準就行,還指望江宇專門給老外設計一套標準?那可得等。

姚洪文挨件拿起來仔細看了一遍。

“就按照這個樣式生產唄?”

“是的!”

“你們能要多少?”

“一百三十八萬套!”

姚洪文深吸一口氣,八樣一套的廚房用品,一百三十八萬套就是一千多萬件。

他們廠子從來就沒有做過這麼大的單子了。

改開以前,他們有過年生產過百萬件廚房用具的時期,但也從來沒做過上千萬級別的單子。

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他們廠的一個機遇。

改開以後,尤其是自負盈虧以後,他們的銷售是每況愈下,最近兩年都快發不出工資了。

“這一套產品,你們能給多少錢?”

“這一套產品我在陽城購買的時候,是花了十八塊錢,這是零售價,我按照二十塊錢一套給你做,你能不能做出來?”

江宇之所以在人家零售價的基礎上,又多給了兩塊,只考慮到明年的通貨膨脹。

八八年是物價上漲最離譜的一年。

這個因素必須要考慮進去,免得到時候他們做不下去了,半路撂挑子。

你就是按照合同打贏官司,但生產也耽誤了。

“能!”這個價錢姚洪文是太能接受的。

一套用具做下來成本有十塊錢的成本就夠了,哪怕再刨除五塊錢的通賬因素,他們一套產品還有五塊錢的利潤。

一百三十八萬套,這就將近700萬的利潤,對他們這個經營困難的小廠子來說,簡直如雪中送炭。

“好!那麼你們就根本這樣樣品打造模具開工生產吧,樣品要送到我們那裡進行檢查,這兩天會有人過來跟你們簽訂合同。”

現在壓力鍋產品的各個環節基本都打通了。

可以回家了。

十一月一號,外貿局車隊十幾輛卡車雲集鳳窩堡村。

鳳窩堡村秋季廣交會後第一批出口貨物開始啟運。

包括四三萬雙鞋,兩萬個拉桿箱。

鞋是現做出來的,哪怕劉金生只用了兩條生產線,這麼多天也做出三萬雙鞋了。

而拉桿箱則是上一批貨走完以後,再生產積攢下來的,以及江宇拿到訂單後再生產出來的。

壓力鍋其實家裡也有一些庫存,但是那些作為贈品的廚房用具,還沒有做出來,暫時還發不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