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萬倉要建大棚,說是要冬天烤草莓。”

黃嶺村現在堅持下來玩草莓的,就剩下年萬倉一戶了。

其他人家頂多園子裡還保留些草莓,留著自己家吃。

只有他在擴大草莓的種植面積。

江宇覺得得過去看看。

當初他可是要扶植年萬倉當典型的,現在早把這事兒忘到腦後去了。

太不負責呀!

年萬倉的地裡現在已經收穫完畢。

那兩畝地露天草莓今年是第二年,平均畝產三千四百多斤。

小販子下來收給三毛三分,草莓收入了兩千多元。

他現在蓋大棚的地方,依然種了一片西瓜,前幾天也全部清了園。

西瓜你給他帶來一千多塊錢的收入。

這樣他在幾畝地已經給他創造了三千塊錢的收入。

他現在的計劃是把這塊種瓜的地蓋上大棚,烤一棚草莓,準備年前賣一茬錢。

年萬倉的想法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三叔!有什麼困難你就說一聲,隊裡一定幫你解決。”

年萬倉想了半天,還真就沒啥困難。

“就是大棚上膜的時候,咱這不頭一年弄嗎不太會弄,能不能到時候給我找個明白人?”

“不就是上膜嗎,還找啥人?我要是在家我給你弄,這個我懂。”

大棚膜有啥不好弄的,把兩塊膜貼在一起,用烙鐵烙一下,大棚膜就粘在一起了,八十年代的大鵬薄膜都是這麼弄的,多大點事兒。

“那太好了。”

...

黃仁德再次來到鳳窩堡村的時候,已經是7月底了,再有三天就到八月份了。

他還是坐的那輛東風130,還是那個司機。

“黃老闆!你回來的挺快呀,我以為你得8月份才能來呢。”

“想賺錢自然就的抓緊時間,我回去基本上馬不停蹄,就在家待了兩天就趕回來了。”

“你準備拉多少口鍋回去?”

電壓力鍋的國內出廠價是四十五塊錢,按照這個價錢出貨,一個壓力鍋才掙二十塊錢。

江宇感覺非常的不合算。

這要是賣給老外,一口鍋最低還不賺二十米元。

“先拉四百吧,我回去批發看看,如果快,下趟我就多帶輛車過來。”

黃仁德第一次拉走了四百口鍋,然後又拉了三千個插排。

他拿回去的那三百個樣品,全被臨邑市場內的商販們買走了。

這回他準備多拉點回去批發。

四百口壓力鍋一千八百塊錢,這是壓力鍋廠賣出的第一筆錢。

雖然賣的錢不多,但壓力鍋廠的員工還是喜氣洋洋的。

看你這些員工那沒出息的樣子,等把壓力鍋賣給老外,一口鍋就不是賺這麼兩個錢了。

江宇把空氣濾清器的圖紙交給了楊建勇,做空氣濾清器的任務就交給他了。

可惜馬國明搬到沙塗去了,否則他們兩個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就更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