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指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就直接影響到了車床配件廠的經營狀況,它也和柴油機場一樣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機床配件廠和柴油機廠離得並不太遠,也就一里地左右的距離,坐落在一個小山包上。
機床配件廠的門坐東朝西,右邊兒是水暖器材廠,左邊是常壓鍋爐廠,它的對面是東河汽槍廠。
沒錯,八十年代的東河還有氣槍廠,不過十年後,這個廠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看到氣槍廠幾個字,江宇突然手癢了,當場決定回去的時候買一支氣槍,回去打個鳥什麼的。
機床配件廠車間裡的配置和柴油機廠在車間配置大同小異,除了擺放位置不同以外。
一排中間沒有隔欄的房子,一頭是翻沙車間,一頭是機械加工車間,按照自己的產品生產順序,一臺機床接著一臺機床,產品從這裡出來,就進入裝配車間。
八九十年代的廠礦企業幾乎都是這樣子。
江宇在機床配件廠裡轉了一圈,看了它們原來生產的產品。
然後在自己的記憶庫裡翻找能用的資源。
作為一個機械加工企業,還要在機械加工上找出路。
雖然將於想起了很多機械加工方面兒的產品,但是時間和技術都不太對路,有些東西太超前了,現在的環境根本達不到生產要求。
想了半天,江宇想起了一個現在還沒有人做的產業:汽車氣泵。
上一世的東河,在九零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家汽車氣泵廠。
這家企業原本是一家從南方進竹子做掃帚的廠子。
九零年的時候合併了一家有十幾臺機床的粉碎機廠。
這個廠裡面有一個叫宋鴻兵的技術員是個能人。
他憑著拆卸了東風140和解放141兩款車的打氣泵,就畫出了圖紙。
但是這個粉碎機場還沒來得及轉產,就被這個竹麻廠合併了。
合併後的竹麻廠就開始生產這種汽車打氣泵,產品一經推出也是相當紅火的。
就選它了。
汽車在未來會有一個高速的發展,氣泵也會有一個廣闊的市場,起碼十年內可以保證企業的存活。
至於十年後,做氣泵的其他廠家出現,它們能不能適應市場繼續存活下去,那就不是江宇該考慮的問題了。
“去買些汽車用的打氣泵,讓你們廠的技術人員拆卸,研究它的構造,然後生產氣泵,這東西體積不大,以你們廠的技術完全能夠做到,只要把它做成功了,你們企業起碼可以在乎十年。”
江宇出完注意就沒他什麼事兒了,趙縣長交給他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路他是給指出來了,對方能做成什麼樣子就與他無關了。
這又不是他的企業,他們將來翻身了未必會給自己什麼好處,這未必會記得自己。
那麼他們能幹好,幹壞就聽天由命了。
後天電器廠要開業了,他得回去幫著張羅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