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對於威來鞋業來說是真的鞭長莫及,就是有代理商,運貨在八十年代來說也是件糟心的事情。

八十年代,高速公路就別想了,整個東北就一條高速公路還要到明年十月份才開通。

這還是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

其他地區別說高速公路,路面能硬化也就不錯了。

東河縣內的國道也才剛剛硬化了兩年。

就這種路況,怎麼能把貨運到南方去?

路況不好,運輸工具也不咋地。

現在的主力運輸工具還有相當的比例是拖拉機,可想而知當時的運輸工具了。

用火車也不容易,車皮非常的緊張,而且都被國營大企業佔據,想弄到十分困難。

道路,運輸工具都不成熟,要把鞋運到南方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南方那麼大一個市場,只能看著確實讓人心有不甘。

張富貴既然要在南方開鞋廠,用威來的品牌自己就能賺到三成的利潤,好像也不虧。

有錢大家賺嗎。

張富貴在鳳窩堡村待了三天,對威來鞋業進行了詳細的考察。

考察的結果更加堅定了他回去開鞋廠的決心。

他突然覺得以前東倒西倒,雖然也能賺到錢,但總感覺是無根的浮萍,像江宇這樣腳踏實地的幹個實業,好像也很不錯的樣子。

張富貴回南方去建鞋廠的時候,江宇也和東河外貿局的人啟程去陽城參加第六十一屆廣交會。

東河縣在去年第六十屆廣交會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他們今年得到了兩個參展名額。

這兩個名額自然就落在威來鞋業和荷榮編織廠身上。

威來鞋業就不用說了,在廣交會上籤下了二百四五十萬米元的單子,回頭外商又追加了二百萬的單子,一個鄉鎮企業能創下四百幾十萬米元的外匯,這當然要重點扶持。

而荷榮柳編雖然在廣交會上只簽了三四十萬米元的訂單,但回頭外商也追加了十幾萬元的訂單,一個小柳編廠也能創造出五十萬的訂單,這甚至超過了一些國營大廠。

所以東河縣這兩個名額,幾乎毫無爭議的落在威來鞋業和柳編廠頭上。

威來鞋業今年用不著頂著柳編廠的名義去廣交會了,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了。

郝成偉今年沒有找江宇要編織品的樣子,江宇去年給他畫的那些編織品畫樣,彷彿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一下子拓展了他腦袋裡的想象空間。

從廣交會回來,他自己和柳編廠裡的技術人員,一頓海闊天空的遐想,竟然自己也創造出了很多新奇的編織品樣式。

今年他就是帶著自己樣品去參加廣交會的。

這種舉動得到了江宇的讚譽,靠誰也不如靠自己保險。

和上次一樣,到達陽城後,江宇和遼省外貿廳的付德政,東河外貿局的周長鎖等人,提前進入場館裡適應環境。

廣交會依然還在流花路,還是去年秋季那個場館。

甚至連展區都和去年沒什麼區別...

這個結論下的有點早了。

江宇敏捷地發現今年的日用品和去年有些不同,日用品展區好像比去年大了,好像多了一個專門展示箱子展區。

而且這個展區竟然全部是拉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