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來的廣交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國明以每天二十元工錢僱來了兩個鉗工,一個焊工,加上他四個人。
機床就是江宇買來的那些破爛貨。
這些破爛貨經過馬國明一個夏天的修理,已經處於良好的狀態中。
其實他們要進行的工作,還真就用不到多少這些機床。
支撐梁和拉桿都不是什麼複雜的工藝,雖然拉桿有點技術含量,但也不是有什麼高含量的技術。
主要就是下料,彎曲、焊接、鑽眼,打磨和噴漆,基本都是手頭活兒。
江宇讓韓國祥派車從東河鋼廠拉了五噸鋼材過來,這些鋼材夠他們幹一個月的。
四個人分工合作,進行了一天的實驗性工作。
從早晨七點一直忙活到下午五點,中間空出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勉勉強強算是完成了額定任務。
四人一致認為這個工作不輕鬆,但是想想一天的收入,也就沒什麼怨言了。
一天二十元,對於工薪階層的人來說,這絕對是高薪了,還有啥不滿意的?
在馬國明開始加工拉桿箱配件的五天後,也就是江宇最近一次到海邊結賬這天上午。
第三車間這些員工的十天培訓期也也培訓結束,明天要開始試生產拉桿箱。
白鳳也正式履行起車間主任的職責,宣佈下午給她們放半天假,明天正式上班。
江宇回到家的時候天就開始落雨,這讓他非常鬱悶。
怎麼他一從海邊算賬回來,要給石匠車主算賬的時候天就下雨,已經遇到好幾次這樣的事情了。
就算天要下雨,他也要把賬給人家結了。
中午時分,拉石料的拖拉機也都回來了,在黃嶺村隊部,江宇把石匠和車主該得的錢都分了下去。
在時間上來算,這些車主已經往海邊兒送了三個月的石料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雨季存在,而按照實際的運送天數,也超過了兩個月。
每天四車石頭,每天的毛收入是一百到一百二十元,分大小車。
油錢,折舊,人工扣除三十到四十元,這樣他們每天都還有七八十元的純收入。
兩個月下來,沒個車主都有四千多元的純收入。
他們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收入,主要和燒著平價油有關。
江宇源源不斷地從東河石油公司和莊港石油公司弄來平價油,這讓黃嶺村的拖拉機基本就不知道溢價油為何物。
那些外地車這叫一個羨慕,和燒溢價油的他們相比,同樣出一天車,人家能多收入將近二十元。
可也只能羨慕,不是黃嶺村的拖拉機,是沒資格燒江宇的油的。
但江宇也不是不通人情,在他石場拉石頭的拖拉機,每個月他會給他們一桶平價油。
別以為一桶平價油不多,三百五十斤的桶可是夠一臺60馬力拖拉機燒一個星期的。
這已經十分夠意思了。
因為有了這樣的收入,那欠江宇拖拉機錢的十五個養車戶,幾乎都還了江宇一半的車錢。
可以確定到年底,他們百分之百能把饑荒還完。
這讓另外八家沒有養車而是給江宇開車的人家不淡定了。
他們也動了養車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