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百分之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江宇要當什麼廠長,安明海也不是很清楚。
“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孫書記只是放了這麼個話,他讓我轉告你,明天到公社來一趟。”
還明天,他今天正好到公社來了,就別等明天了。
於是,十分鐘後,江宇就出現在孫明理的辦公室。
“小江!你來的正好,我正準備去找你。”
“孫書記!我是聽安廠長說您讓我明天來正好我在公社就來了,有什麼吩咐您就說吧。”
“坐坐!喝茶!是這麼回事兒,前天我不是帶你去咱們公社鞋廠看了嗎,回來後我思來想去,認為只有你才能讓那個鞋廠起死回生。”
江宇心一哆嗦:“孫書記!你該不會是想讓我承包鞋廠吧?”
他現在既是黃嶺村的小隊長,同時又承包了石場,他可再沒閒工夫去幹別的了,這個鞋廠是萬萬不能承包的。
“小江!如果咱們鄉要是現在辦企業,你說辦什麼企業好,要短期內能見效的,最好商品能賣的火爆的。”
孫明理沒有回答關於鞋廠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他前天問過一次。
江宇思索了一下:“專案倒是有很多,如果您手裡有外匯,可以進口一套火腿腸生產裝置,保證能賣的火,而且還能帶動養殖業的發展。”
這個時候,春都還沒從島國引進火腿腸罐裝機,如果這個時候孫明理能弄來這套裝置,華國火腿腸的歷史必定改寫。
“這個肯定辦不到,國家現在外匯十分的緊張,別說咱們,就是縣裡想花一分外匯都要層層審批。”
八十年代華國還不是世界工廠,國家貿易逆差巨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商品出口的疲軟。
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得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而華國商品出口的疲軟和外資流入的稀少讓國家的外匯捉襟見肘。
在這種背景下,八零年釋出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實行集中管理,統一經營的方針。
所有的外匯收入必須賣給國家銀行,由國家統一實行計劃管理。
這個條例一直實行到九六年一月才終止。
也就是說不是關係到國際民生的主要專案,想申請外匯進口裝置和材料基本上就是困難重重。
孫明理只是一個小小的公社書記,他根本不可能弄到外匯。
“外匯?小江!你能不能弄一個什麼東西賣給老外,那樣你老厲害了。”
“我?孫書記!您就別開玩笑了,我可沒那個能耐。”
造個商品賣給老外?這可是扯大了,就算江宇的重生之人,也沒有過這樣的念頭。
“唉!咱們東河縣最近三年沒有為國家賺取一點外匯了,估計將來也只能靠養殖海產才能為國家賺點外匯回來。”
孫明理唉聲嘆氣。
東河縣雖然沿海,也有一些工業,但是產品絕對達不到出口標準的,也沒有什麼資源,資源出口也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