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60比呢?”

“當然省油了,60拖拉機用4100發動機,這玩意兒用495發動機,缸徑差了5毫米,燒油自然就少了。”

“那勁兒呢?”

“當然沒有60馬力拖拉機大了,差了10馬力呢,不過50拖拉機扭矩設計的非常合理,在勁兒上基本看不出差別,但是它的車頭比60拖拉機輕不少,硬爬陡坎的時候不如60拖拉機。”

“這也行啊!這麼說50拖拉機是臺好車啊!”

“不但50,馬上常春拖拉機會出一種叫東方紅40的拖拉機更好,跑的快,車頭還重,不過要明年市場上才會看到。”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中期,拖拉機都會在運輸上起重要作用,運輸上的髒活累活基本都是它完成的。

在這種大勢下,常春拖拉機廠生產的東方紅40拖拉機投放市場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同樣也採用495發動機,東方紅28的變速箱和底盤,雖然只是標明40馬力,但在牽引力上和50、60比,一點不吃虧,而且它的最高車速能達到三十二公里,這是其他時速二十五公里上下的拖拉機沒法比的。

當然它也貴,一個新車頭就超過一萬五千元。

江宇和唐成山對拖拉機侃侃而談的時候,又有幾個騎著腳踏車的人來到了這裡。

這幾個人顯然認識唐成山,和唐成山打招呼。

“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黃嶺石場的承包者江魚!”

唐成山這貨不是好人,他故意把宇的音調調高,就變成了魚。

他的名字也就變成了動物。

“這幾位都是沙塗公社小石場的場主吧。”

沙塗公社雖然沒有大的石場,但卻有一些規模不大的小石場,一個小石場裡通常有三四夥石匠,一天能打個三十二十方石頭。

想不到水利建設公司連他們都找來了。

這也從側面說明,紅島水利建設公司方面,對原材料的供應不是很放心。

透過考察,他們也發現紅島附近的鄉鎮,竟然只有尖山鄉有兩個還算像樣的石場,其他鄉竟然沒有出產高品質石頭的石場,只有那種黑黃相間的酥石。

這種酥石將來壩基壘好以後用來墊方也許還可以,但用來築基和護坡是絕對不行的。

再往遠走,進入東河縣北部山區,那裡倒是有的是出產花崗岩的石場,但是路途太遠了,基本都超過五十里地,根本沒什麼用。

尖山兩個石場要供應十萬畝面積養殖圈的石材,他們覺得很不保險,因此一些小石場也被他們邀請來了。

多一點就是一點。

江宇和這幾個小石場主握手,然後拿出好煙每人發了一支。

就在雙方準備用語言進行一番深入交流的時候,梁洪濤領著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拖拖地過來了。

這個看著有些面目喜慶的傢伙一定就是衛忠弦了。

別說這樣貌還真有幾分宮裡人的特徵,如果說話再來點公鴨嗓,那就太完美了。

“這位我哥們,江宇!這位也是我哥們,衛忠弦!”

“衛哥好!”江宇面帶笑容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