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我介紹說他姓吳,是水利建設十一公司東河任務段的材料處長。

這個傢伙先做了一番開場白,先介紹了國家要在沿海地區進行水產品養殖的大背景。

“紅島公社要建設總面積超過十萬畝的養殖圈,第一期工程先建設兩萬畝的養殖面積,建養殖圈需要大量的石料和土方,估計第一期需要二十萬方石料,今天把你們這些石場的人叫來,就是要研究一下石料的問題。”

這貨拐彎抹角地扯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拐到正題上來了。

“吳處長!不知道貴公司要開出什麼樣的價格收石料?”

這都快九點了才進入正題,有點扯的太遠了,再不扯點正事兒難道還準備下午接著聊啊!

江宇開門見山地問。

“我們開出的收購價格是每方八塊錢!”

這個價錢雖然在江宇的意料之中,但也有點出乎意料,有點給的太低了。

買賣兩心眼,買主自然希望越便宜越好,賣主則想著賣的越多越好。

對方一開始當然不會給你太高的價錢,但這八塊錢也委實太低了。

這中間就要有一個拉近扯皮的過程,雖然他們屬於弱勢,但也有討價還價的權利。

江宇環顧左右,唐成山正在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那些小石場主都是些農民,更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出頭鳥只有他來當了。

“吳處長!你們給的這個價錢真心不咋滴,這個價錢太低了,我們真的送不了,要是按照你們這個價錢送料,我們賠了老婆還得搭上孩子。”

“你們原先往紅島這一帶送石頭不都是八塊錢嗎?”

“那是什麼時候的價錢了?吳處長!今年一過完年,物價就始終在動盪,你還能找到沒漲價的東西嗎?去年我們還能買到一毛五分錢一斤的溢價油,但是今年溢價油已經漲到兩毛二一斤了,就連平加油一桶都貴了十塊;去年一臺60馬力拖拉機的養路費是二百九十塊錢,但是今年已經漲了八十塊錢,達到三百七了,還有輪胎、人工,哪一樣東西不在漲?我石場去年一個石匠打一方石頭淨剩兩塊五,但是現在你再去打聽打聽,少了三塊五有人陪你玩嗎?”

這些話並不是江宇誇大,確實是當時的實情,國家開始實行價格雙規後,這物價就和穩定不沾邊兒了。

“我們給一方石頭八塊,去了三塊五不還有四塊五嗎?”

這話這位處長是怎麼好意思問出來的,你的臉呢!一點都不紅嗎!

“吳處長!運費呢?難道他自己就飛來了?”

“每一方石頭從石場出來賣出的錢是分好幾部分的,包括石匠的辛苦錢,運輸的費用,上交的利稅,還有石場主人應得的報酬,你們這八塊錢減去石匠的辛苦錢,剩下的四塊五你連拖拉機都僱不到,現在往紅島拉一方石頭,不給車主六塊錢,誰陪你鬧啊?還有石場經營者的應得的錢,就拿我的石場來說,我一年的承包費是一萬二,就算賣一方石頭我抽一塊錢,我也要賣出一萬二千方石頭才算保本,再減去這一塊,你們給的這八塊錢一方還剩多少?還能幹啥”

江宇頓了一頓:“如果你們自己去車往回拉倒是可以,如果你們自己去車往拉,別說八塊錢,七塊錢我們都賣。”

“對!江場長說的在理,就是這麼回事兒。”唐成山這貨終於知道幫腔了。

我們自己去拉?我們可的有那麼車算。

吳處長回頭和旁邊的人嘀咕了幾句。

“那你們準備要多少錢?”

“石頭到你們這裡落地,十三塊錢一方!”江宇也沒和別人商量,直接就爆出了價格。

和那幾個人商量也沒什麼用。

“多少!十三塊錢!”

“這還不是固定的價格,不包括以後物價繼續上揚帶來的變動,不包括以後上壩時的價格,以後拖拉機上壩你們還要給上壩的錢。”

江宇可是知道,上壩時最遠離岸邊超過三十里,上壩的時候運費不加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