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己對建築一竅不通,也沒太大的興趣。

一竅不通這不是問題,現學現用也來得及,但是沒有興趣,這東西就改變不了了。

他確實對搞建築興趣缺乏。

不當包工頭,也就搞運輸能將就了。

他就想到了海邊即將開始的養殖圈的建設。

這個專案就在家門口,是他現在能幹而且可以幹好的,他的目標也就對準了這個專案,併為此開始了佈局。

從貸款開始到承包石場,再到買拖拉機,培養駕駛員,直到最近的修路。

這一切都是為這個專案準備的,都是圍繞這個專案佈局的。

他的第一桶金就指望這裡了,四年時間,他的小目標是在這上面掙二百萬回來,然後用這二百萬再滾出更大的雪球。

現在,這個目標終於出現了。

江宇看這個新聞是面帶微笑,心花怒放。

但其他人就看不出所以然了,倒是白連傑好像琢磨出點什麼。

“建對蝦養殖圈和扇貝養殖圈?這玩意兒怎麼建呀?誰知道?”

這個問題大概也就江宇能回答了。

“就是用土石方往海里填出一個個二三十畝面積大的池子,然後在這些池子裡養殖對蝦和扇貝。”

白連傑眼睛眨巴了半天:“你的意思是用石頭和土往海里裡填?”

“先期主要是往海里填石頭,等石頭到水面後就用土再墊起兩三米高,然後用石頭護坡。”

當時的海產品養殖圈就是這麼建起來的。

後期各種運輸工具發展後的填海不是這麼玩的,就是直接用翻斗車把沙土一車一車往海里硬墊,生生在海里墊出土壩,也不用石頭護坡。

後期怎麼修養殖圈江宇管不了,只要現在的養殖圈用石頭就行了。

“握草!把石頭往海里扔,這得扔多少進去才能填滿?”

“別的地方不知道,但紅島公社的海邊都是淺海,最淺的地方五六米深,最深的地方也不超過十五米,平均海水深度也就是十米八米,只要肯往裡扔,早晚都是會露頭的。”

東河縣周邊的沿海幾乎都是這樣的淺海,中間有幾個地方一退潮連海底都能漏出來,就知道這一代沿海的海水深度了。

李金友似乎也明白了什麼:“我說你小子為什麼會以那麼高的價格把石場包了下來,唉!這市場承包便宜了。”

“哈哈!這隻能說我運氣好,我可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行!這個都改一改,你還得多交錢給大隊。”李金友以玩笑的口吻說。

“那你們可得等!市場的合同我可是簽了十年,想給十年以後吧,大隊要是毀約,就得以十倍的價格賠償我的損失。”

“被你小子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