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計劃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多少!這不是吹牛嗎?”
“吹牛也是一種策略,你要是連吹牛的勇氣都沒有,人家憑啥任命你當村支書?再說去年咱們村人均收入還不到三百元,翻三到五番也不過一千多元,多大點事兒呀!”
李金友認為江宇是戰著說話不腰疼,從三百元到七百元,這可不是增加一百二百的,這個增幅可是相當驚人。
接下來江宇就開始對李金友面授機宜,從果業到養殖業到運輸業的發展規劃全部敘述了一遍。
李金友拿了個筆,把江宇的話全部記了下來。
“這些東西不是死記硬背的的,你要結合一下咱們鳳窩堡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爭取能打動孫書記,那樣你就成功了,我能幫你的只能到這裡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教授完李金友以後,江宇回到家裡。
一進自己房間的門,家裡這個熱鬧。
張山波和李慶顯還有林靜白梅都在幫忙,炕上炕下都是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既然有這麼多人幫忙,江宇就不動手了,來到主屋趴在炕上開始給孫明理寫計劃書。
他寫的計劃書和他教給李金友的內容沒太大的區別,只是非常的詳細。
比如果業,他建議公社牽頭從外地引進先進的品種,像紅富士,喬吶金,紅玉等產量高,色澤好的蘋果品種。
現在當地的蘋果幾乎是國光,這種蘋果個頭小,產量低,根本賣不出高價。
還有發展黃桃產業,黃桃這東西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做罐頭的主要原料,只要罐頭這東西存在,它就永遠有它存在的價值。
至於梨江宇一字未提,與蘋果和黃桃相比,梨的價值就只能用呵呵來形容了。
隨後就是草莓的大棚種植推廣。
上一世全國有名的丹東草莓離他們距離並不遠,這一時他計劃把這個名號變成東河草莓。
果業下面就是種植業。
他們這裡盛產水稻,整個東河縣年產大米也有幾十萬噸。
五常大米能打響,同樣作為高緯度地區,東河大米也應該成為一張名片。
說到種植業自然就不能不提蔬菜大棚,鳳窩堡離縣城並不算太遠,完全可以把這個產業搞起來。
種植業下面自然還有養殖業,什麼養雞養豬甚至養肉狗養羊都可以發展一下。
這些產業嚴格來說沒有什麼含金量,尖山公社若是做起來,無非就是佔了一個先機。
但就是佔這個先機,也足以讓農民們得到可觀的收入。
再往下就是運輸業和輕工業。
運輸業江宇沒怎麼細寫,畢竟現在東河的運輸業還處於八字沒一撇階段,等它開始茁壯成長的時候再說也不遲。
輕工業他寫的也不多,只是大概地列了幾個可以發展的專案。
這東西寫多了就給人紙上談兵的嫌疑,等將來做的時候再說。
這些東西他寫了三個多小時,寫了滿滿五張八開的紙。
寫完檢查一遍後,感覺還算滿意。
他準備在小年前後把計劃書交上去,讓孫明理過年頭疼去吧。
此時外面已經天色朦朧。
白鳳他們這一下午的工作量相當可觀,他買回的十捆紙裁剪印刷出了三分之一,足夠他明天進城去銷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