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弋按照宋憶城的辦法兵分三路發動進攻。一開始中路極為順利,大有直逼敵人核心之勢。但上路卻十分棘手,只因上路防守的兩位大將軍皆是大寧國戰功赫赫的猛將,一位就是作風老成,擅長謀略的姜鋮大將軍,一位是年輕勇猛的上官羽陽將軍,傳聞能單槍匹馬殺死數百人,猶如當年的戰神白起。

兩人攻防皆備,出雲國根本打不進來。

上路的出雲國懇求卓弋他們幫忙想辦法,卓弋便和宋憶城兩人喬莊改變,在京郊別院裡會見了他們的內線“祁鈺瀚”,想獲取些對方的軍機,正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你們找我何事?”祈鈺瀚戴著兜帽,很是戒備。

卓弋笑了一下 :“我就知道你會來。等事成之後,我定會讓你坐上國相的位置,讓你體會你父王在世時那至高無上的權利!”

“快說事吧。”祁鈺瀚面無表情道。

“我們需要知道你們的姜鋮將軍和上官將軍的作戰計劃和弱點,以及他們最近幾日的內幕訊息。”卓弋悠悠道。

祈鈺瀚臉色一僵,欲言又止,這畢竟是叛國的事情。卓弋看著祈鈺瀚變幻莫測的臉,也不急,眼神直挺挺地盯著他,攻陷對方心裡防線。

“聽聞大寧國百姓只知你的三個弟弟,不知還有你和你四弟兩個哥哥。你一直乾的都是幫他們擦屁股的小事……你就真甘心如此嗎?”宋憶城適時又補上一刀。

祈鈺瀚掙扎片刻後便緩緩開口:“據我所知......姜鋮和上官羽陽雖然戰場上配合默契,但私下裡似乎早已有了分歧,那上官羽陽年輕氣盛,雖說戰鬥力強,卻要消耗太多錢糧和兵力,他只知道硬攻,但是那姜鋮看中的是智取,想要用最小的損失和最佳的方案一舉擊敗敵軍,上官羽陽就嫌棄姜鋮磨嘰,兩人面和心不和,軍中也時常發生爭執。”

“這樣......那真是個好機會。”宋憶城笑道。

“你有辦法了?”卓弋問道。

宋憶城站起身來,眼裡都是謀算:“我們可以假以求和的名義私自聯絡姜鋮將軍來談和,但不驚動他們的太后和皇上,姜鋮最看中的就是他西南的兵權,我們可以告訴姜鋮,我們之所以能成功攻破南玥城,就是因為上官將軍隨便調走了他西南的兵力。這一定會觸到姜鋮的底線。”

“而上官羽陽性子急些又討厭被人束縛,在姜鋮氣頭上之時,我們可以寬慰姜鋮不要衝動,試圖和上官將軍談判告訴他更改軍營制度,設定監察官員,監察軍餉用度。告訴他我們的軍隊就是設定了這樣的制度才戰無不勝,他若問我們為什麼告訴他我們的軍機,我們就說這樣以誠相待是為了更好地談和。”

“姜鋮回去後看到上官羽陽定會想起我們和他說的事情從而氣憤不已,但調取兵力也是為了北方的作戰,他也不能說什麼。心中窩火只能找上官羽陽談判,上官羽陽又是個急性子不甘被人束縛,兩人必會爆發爭執,從而鬧的不可開交。”

卓弋想了想宋憶城的這番話,問道:“那麼,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為了給我最終的反間計鋪墊好路。”宋憶城眯起狐狸般的眼睛,繼續闡述著他的計劃,“一來,姜鋮曾秘密與我們談判過;二來,姜鋮與上官大將軍發生衝突導致軍心不穩;三來,禧和太后早對姜鋮有所介懷,她會以為姜鋮與上官羽陽發生衝突是為了搶自己兵權。再者,他擅自與我們談判就有與我們勾結的嫌疑。大寧國太后執政多年,誰都不信任,說明她疑心病極重,這也會是誘導她殺掉姜鋮的關鍵。”

“那你怎麼確定姜鋮會來和你談判呢?”祁鈺瀚問道。

“因為西南地區本就歸他總管,這是他一手經營的地方,雖說他人被派去了北方,但他一定心繫這裡的。第一,他不能擅離職守,為了談判只能悄悄前來;第二,若朝廷插手,到時候談和後功勞就不是他的了,且朝廷還有可能借此機會拿走他的兵權。第三,南玥城以西就都是他的地盤,若我們談和的條件有割地呢?他怎麼會甘心他的地盤被我們奪去呢?必定要自己前來仔仔細細地和我們談。”

二人人點點頭,都對宋憶城這個“反間計”十分滿意。若除去了姜鋮,那上官羽陽就像失了理智的老虎,只知道一味用強,到時候就簡單許多了。

卓弋突然放下茶杯,看向祈鈺瀚:“對了,還有件事差點忘了,我們需要你提供給我們玉瓊港的炮臺圖紙便於作戰。”

三爺站了起來,爽快答應道:“好,我這就去給你們拿來。”

一切都按照宋憶城的計劃進行,姜鋮果真獨自前來談和了。且回去後的結果比預想的更慘烈:姜鋮用上賓的禮儀款待上官將軍並好言談判,勸他開源節流,卻遭到了他不耐煩的拒絕,言語間還暗示姜鋮已年老,畏首畏尾。姜鋮一張老臉掛不住,徹底怒了,數落了上官羽陽一頓,細說他犯的數十條軍法,上官羽陽十分不服氣,直接與姜鋮對罵,姜鋮一怒之下,竟直接拔出了尚方寶劍,一刀砍下了上官羽陽的腦袋!

上官大將軍被姜鋮“軍法處置”之後軍中大亂,兩人本就是同級別的關係,姜鋮竟然敢殺了他!

祁鈺瀚還將將姜鋮擅離職守,私下西南,與勾結敵國的訊息大做文章,很快便傳到了榮大人耳中,上官將軍本就是榮大人的二女婿,如今無故被殺,女兒跑回來直哭,氣的榮鷺立即跑去告訴了太后。

太后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震怒,一氣之下直接下令賜死姜鋮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