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生自然聽到了她的諷刺,卻沒心思搭理,腦子裡在翻找著關於《探清水河》有關記憶。

《探清水河》是一個京城的小調,改編自一個清末的一個京城愛情故事,後來經德雲社的張雲雷改編,變成了一首新曲,沒想到歌曲竟然煥發了新芽,備受觀眾喜歡,傷感的愛情故事配上略淒涼的歌聲,竟然能把觀眾聽流淚。

念及,陳楚生拿著擴音喇叭,娓娓道來: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製造槍炮的火器營,住著松老三一家,靠種大煙、開煙館為生。老兩口子膝下無兒,所生一女起了個乳名叫大蓮。

大蓮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可謂是亭亭玉立,說媒的人踏破了門檻,但是松老三兩口子整天吃喝玩樂,不關心女兒的婚姻大事。

後來遇到本村青年農民佟小六,他們兩個就偷偷地相愛了。有一次小六來到大蓮家,他倆在偷偷地幽會當中被父母發現了,這一下可惹了大禍了,這是辱沒祖宗、敗壞門庭。

大蓮的父親就用皮鞭子把大蓮打得皮開肉綻,給她一把菜刀、一根繩子、一把剪子叫她自裁,最後大蓮被逼無奈,一狠心就跳了門口的清水河。

小六聽說大蓮已經跳河死了,他帶著燒紙來到清水河,在一個悽風苦雨的夜晚,來祭奠他的大蓮妹妹,祭奠完了以後可憐的小六也跳了河。”

最後,陳楚生道,“故事裡的清水河就是從頤和園出來的長河,應該離咱們北大也不遠吧。”

其他同學都聽的津津有味,學過聲樂的林炎淼卻聽過這個故事,忍不住嚷嚷道:“你到底是唱歌還是講故事啊?”

此時陳楚生已經暈染了氣氛,也不搭理她,道:“《探清水河》,就是基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編的曲兒,下面,我來用我新編的曲兒給大夥兒重新將故事道來。”

陳楚生輕輕嗓子,用京腔味的戲曲聲開始唱起來,唱的風格介於郭德綱和張雲雷二者的綜合,戲曲風稍微強一點:

“桃葉兒尖上尖[3]

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在其位的這個明哎公

細聽我來言吶

此事哎

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藍靛廠火器營兒

有一個松老三

提起那松老三

兩口子落平川

一輩子無有兒

所生個女兒嬋娟吶

小妞哎

年長一十六

取了個乳名兒

姑娘叫大蓮

姑娘叫大蓮

俊俏好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