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冰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們來京城的路上,也聽說了皇上直接提拔武生閻應元為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
畢竟現在是用兵之時,只要確實有帶兵打仗的才能,能解決問題,那越級提拔也可以理解。
可是他們這些人,不過是秀才生員,寫過一些小說戲劇散曲。
甚至還有柳敬亭這種純草根的說書藝人。
這要直接重用,未免太驚世駭俗。
光是想一想文官群體的反對和咒罵,就可怕。
“還有何意?朕認為諸位愛卿,都是有用大才,才能卓越,品格堅貞,要委以重任,君無戲言,六位愛卿難道以為朕是說著玩的?”對於馮夢龍提出的問題,朱由檢回答的語氣無比肯定和真誠,
他說的這話,倒也確實出自肺腑。
這六人各自有專長,就不必說了。
品格方面除了柳敬亭之外,也都過硬。
馮夢龍在清軍入關南下之後,還以七十歲高齡奔走抗清事業,為抗清操勞而死。
氣節凜然。
凌濛初曾經孤身一人,赴寇營勸降,膽略勇氣過人,最終又為抗擊流寇而遇難,也是忠烈之士。
張岱雖然在明朝是一風流紈絝子弟,但入清以後,散盡家財,躲入深山,貧苦自耕,絕不與清朝官員來往,氣節比之黃宗羲等人還強得多了。
陸雲龍兄弟後來事蹟雖然沒有記載。
但他們寫《遼海丹忠錄》,為毛文龍澄清是非,滿腔忠誠義憤,也是忠烈耿介之人。
至於柳敬亭入清之後,確實和清廷達官來往,但他在南明,也曾勸說左良玉抗清,也常有對故國之思。畢竟是個藝人,就不必苛求了。
看人當看大節。
雖然剛才跪地哀求這一幕,有些滑稽。
但朱由檢對眼前這六人還是尊重欣賞的,所說評論完全由衷。
這回在場六人,不由得不信皇帝確實是在表達要重用他們的意思,而不是什麼反話,更不是找他們問罪。
其他五人也都站了起來。
張岱尤其興奮。
情緒也高漲起來,朗聲道:
“陛下想必是讀了微臣的《徵修明史檄》,臣自負有良史之才。陛下若把臣特招入翰林,臣願為大明之班馬,修撰大明三百年國史。”
他所謂班馬是指東漢班固,西漢司馬遷,合稱班馬。
他眼中放光,神情聛睨,儼然一副當世史家,捨我其誰的模樣,和剛才跪地哀求之狀,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