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平遼善後(第3/4頁)
章節報錯
毛文龍嘆了口氣,心想這祝世胤倒是怕死怕的出奇,不過他自然沒有饒他們的意思。
咧嘴笑道:
“等押解進京了,大明皇帝會親自看看你們,那時你們向皇帝求,那有用得多。”
祝世胤心知一旦進京,沒有任何活的可能,而且多半要受凌遲之刑,他急迫之下,忍不住嚷道:
“我們為韃子出力不假,那劉興祚當時豈不是也為韃子出力,深受老奴和新酋寵信。只是我等尚未等到棄暗投明的機會。”
毛文龍見這祝世胤還如此執迷不悟,心中厭惡,冷冷道:“那就怪你們自己運氣不好吧。”
說著吩咐參謀生員程鴻鯉,把這些漢奸和韃子頭目都審訊明白,將他們所犯罪行昭著之事,盡數列出,以備朝廷參考。
程鴻鯉答應了。
半個時辰後,劉興祚也來拜訪,兩人商談滅除建虜,收復遼東的善後事宜。
遼東再往北邊,國初奴兒干都司故地也尚有大片遼闊國土。
如今乘著滅除建虜,軍力正盛,正該繼續往北收服諸夷部落,都歸向大明,以免他日再起別患。
劉興祚建議,對這些夷部,包括建州殘夷在內,不可再如國初那般土司自治,而應完全漢化。
部落頭目子女,尤其要派漢人儒生來教化,服飾髮型一概依從內地。
還有遼地被建虜數次屠戮後,地廣人稀,也可向朝廷上疏組織移民。
對這些建議,毛文龍都表示同意。
劉興祚自告奮勇,願意挑選咸鏡鎮精銳將士,向北遠征,一直到昔日奴兒干都司的最北端,先做基本考察,然後再向朝廷奏報後續處置。
毛文龍對此當然也沒有反對意見。
當然,這本來應先向朝廷奏報。不過遼東都司以北地區,朝廷長期不過問,現在掃滅建虜後,先去探查一番,再奏報,也合理。
劉興祚得到毛文龍應允後,非常興奮,這也是他素來志願,便興沖沖告辭而去。
劉興祚走後,毛文龍想去瀋陽城牆上視察一番。
在親兵家丁陪同下,出了遊擊府,往北面鎮邊門方向走去。
不多時候到了鎮邊門,上了城牆,沿著西側城牆巡視,經過西邊永昌門,一直向南巡查。
從城牆上向內望去,居高臨下,還可看見城內明軍在逐屋搜尋建韃餘孽。
這城內的房屋原本是漢人所有,漢民被韃子屠戮驅趕後,大多被建韃八旗軍官和部分兵丁家屬佔住。
大部分韃兵已經在城外被殲滅,城內留下的就多是建韃的老幼婦孺。
這些建虜老幼婦孺中屬於重要頭目家屬,也將隨同虜酋和其他頭目一切押解進京,這部分加起來也有近千人。
至於次要頭目和普通韃兵的家屬則區分情況對待,初步考慮是鮮國前年也曾經被韃兵搶劫蹂躪,損失了不少人口。可以把這些人發配至鮮國定居,由鮮國看管。
至於瀋陽城內房屋,能找回原主的儘量找回原主,找不回來的,等內地移民過來,吸引富商前來定居,也用得著。
向城外望去,除了少數建韃頭目擁有的莊園田地之外,大片土地都是荒蕪蕭條。
如今的遼東其實也處於災荒狀態之中。
建虜的糧食做不到自給。
但遼東這災荒,也不完全是災害所致,更主要的倒是因為遼東大量遼民被屠殺,以及逃亡。
導致田地拋荒,無人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