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結案(第2/4頁)
章節報錯
又一屁股坐下。
不過這回神情明顯比剛才頹喪不少。
錢謙益也就不再客氣,立刻派手下標兵去請南直提學前來。
也就兩刻功夫,提學就到。
錢謙益將相關物證、人證給提學展示。
提學和鄭三俊又商議一番。
當即批准革除左光先舉人功名、吳昌時的秀才功名。
這吳昌時雖是浙江人,但卻在南直讀書應考。可以如此。
去除兩人功名身份,對這兩人就不必客氣了。
吳昌時劣跡已經敗露,物證確鑿。
錢謙益問陸彥章道:
“現在對這廝動刑,不算是屈打成招吧?”
陸彥章也知大勢已去,如果再要硬頂,怕是連自己都可能栽進去,也只得說道:
“這廝已敗露的行徑,便令人髮指,動刑也是該的。”
於是就給吳昌時上了夾棍。
這吳昌時本是個硬漢,夾棍之痛也不能讓他屈服。
不過因為案情已經敗露,再抵死狡辯,也沒有多大意義。
夾了兩三夾之後,他也就竹筒倒豆子,全部供認了出來。
就連後湖縱火案也承認是他策劃的。
自從張溥、陳子龍等人被調去京城後,原定的復社成立大會未免有點群龍無首。
吳昌時本就野心勃勃,心想自己應該做幾件大事,才能成為眾望所歸的復社領袖。
正好朝廷推行戰時新政,已經傳到江南。
吳昌時就決定在南京造些大案。
一是給可能來南京督促新政的官員下馬威,無暇他顧。
二來,藉此煽動士子和市民的情緒,抄掠閹黨餘孽的家宅,讓有贊同新政之意計程車紳心生畏懼。
三來,也是展示力量,讓朝廷怕江南陷入動亂,不敢過於強硬。
正好那時聽得阮大鋮曾經散佈後湖黃冊燒了反而是好事的言論。
吳昌時受到啟發,決定就在後湖黃冊上做做文章。
派了一個親信收買了兩個阮大鋮的門客,這兩個門客按照授意,成天請後湖島上的庫吏喝酒賭博,到了指定日子,再給這兩個門客一筆錢,隱姓埋名逃往外地。然後再派人設法燒掉一間庫房。
他派的這親信卻又自己生出心思,以為光燒一間庫房不夠轟動,效果未必有多強。
就又收買了一批水性極好的棍徒,乘夜開船進島中,在所有庫房都佈下引火材料。到了白天再同時點火。然後乘著大火起來,一片慌亂之際,把船鑿沉,人都跳入水中,游回岸邊。
這後湖島上的管理鬆散,要做到這點也並不難。
事後調查,只要發現阮大鋮門客與眾庫吏來往結交的異常情形,自然容易把矛頭指向阮大鋮。
策劃後湖案之後,吳昌時一不做,二不休,決定最好再有一件刺殺案,更能點爆大眾情緒。
他想起松江府鉅商陳宗裕有一個致命把柄捏在他手中。
便起意讓陳宗裕僱一個倭人刺客來南京行刺,之後只要陳宗裕死掉,倭人逃回倭國,那這案子就永無破獲的可能。大可以盡情栽贓給所謂閹黨餘孽。
雖然這兩件案子,遠算不上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