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楊作霖乞求恢復婚約(第1/4頁)
章節報錯
考慮之後,錢謙益給吳瑛兩個選擇。
一個是杖責三十大板,然後在陳家銀產剩餘三萬兩中撥出三百兩給吳瑛當生活經費,讓她自己選擇居住地點,改嫁他人或獨身都可以,留在南京也可。
另一個選擇是免去三十杖責,回到松江華亭,為陳宗裕守寡並照顧幼兒,陳家銀產三萬兩除了分配給陳家其他族人和兒女之外,剩餘三千兩給她。
吳瑛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選擇第一個。
至此吳昌時主謀的縱火案、行刺案算是基本了結。
錢謙益的重心也完全轉移到對南直隸戰時新政措施的監督落實上。
崇禎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阮大鋮被抓回到南京。
他在桐城和懷寧交界處躲藏了一陣,終究還是被人告發,給抓獲歸案,又押解往南京了。
不過一到南京,正好碰上錢謙益把幾件大案審完,罪魁禍首是吳昌時,和阮大鋮無關。
阮大鋮自然無罪釋放,他對錢謙益感激涕零。
向錢謙益毛遂自薦,願意為錢謙益此行任務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支援。
此時凌濛初也回來了,他在南直隸有代表性的幾個府考察,主要是淮安府、揚州府、蘇州府、常州府、徽州府。
此時也到南京,向錢謙益報告。
和北方相比,南直隸各府推行戰時新政確實進度慢了許多,力度也弱了許多。
究其原因還是江南東林系士子在各地的強大影響力。
大部分讀書人即便對戰時新政沒什麼明確好惡,也都被他們裹挾著反對。
至於少數理解支援戰時新政的讀書人,在巨大的輿論威壓之下,往往噤口結舌,不敢輕易發出不同的聲音。
生怕觸怒主流輿論,落得一個萬夫所指,群起攻之的下場。
這些激進士子不僅在讀書人群體中有強大影響力,而且在城鄉下層貧民、僱工僱農那裡,同樣有巨大的號召力。
激進生員只要稍作號召,大量下層百姓就會應聲而起,圍攻被他們指為奸邪的人員,搶劫抄掠,甚至焚燒屋宅。
錢謙益聽了凌濛初的報告後默默點頭。
這和他過去的觀察,以及在蘇州府崑山縣,還有松江府華亭縣考察到的情形,也都符合。
要想在南直隸落實新政,就必須破解這種狀況。
阮大鋮則向錢謙益分析道。
許多局面看似難辦,實則要改變,只在於勢的扭轉。
過去民情士心在東林士子這一邊。
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佔據了兩個高屋建瓴之勢。
一個勢是道德崇高之勢。
東林所以能把控輿論,操控人心,在於其向來標榜道德崇高,廉潔剛正,敢於不顧個人得失,不取媚君上。
這個形象深入人心,則和東林意見對立者,不言自明就成了品格卑汙,阿諛媚上的小人。
若只是空有崇高之勢,而沒有實利上的好處,自然也難以持久。
而東林和後繼的各類生員會社厲害之處恰恰在於,能把這崇高之勢,轉化為實際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