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崑山顧閣老家被燒(第1/5頁)
章節報錯
此時天色已晚。
錢謙益決定連夜動身。
他讓王世德留在南京城內,監察各方動靜。
特別囑咐王世德派兵保護一下阮宅。
若是阮宅實在保不住,也要保證阮麗珍的安全。
錢謙益畢竟和東林關係密切,他在時若派兵保阮大鋮家人,容易被昔日同道側目而視,以為他對閹黨過於偏袒同情。。
現在他走了,王世德作為錦衣衛高官,調兵維持秩序,維護法紀,保護縉紳家眷安全,那也是理所應當。
若是證據確鑿某人犯罪,自有國法處之,也不應該讓暴民肆意劫掠。
那些激進秀才就算有所不滿,也說不出什麼理由反對。
這麼安排,讓汪汝淳覺得錢謙益離開南京這一著,果然不錯,不被現在城內激鬥纏住,等在外圍調查到足夠資訊,有更大把握,再全力一擊,那時就可以一錘定音。
王世德派手下一個錦衣衛百戶周艮帶著百人護衛錢謙益和汪汝淳而去。
六天之後,錢謙益、汪汝淳一行人便已達到崑山縣。
此時已是初春。
到崑山境內,春雨霏霏。
這雨細如牛毛,似有若無。
便是不打傘,雨落在身上,衣服也不甚溼。
錢謙益在馬上搖頭晃腦地吟道:
“雨送閒愁,煙縈孤悶,燕雀空噪重簷。怕見素梅銀綻,弱柳金尖。宿醒消盡,翻多恨,夢魂醒處戀餘忺。””
汪汝淳雖然也中過秀才,不過在詩詞方面卻並不太通,在旁問道:
“這是牧齋公作的新詞麼?”
錢謙益搖頭,笑道:
“這詞的作者卻是這崑山縣的知縣。”
錢謙益以豪傑自命,不僅交遊廣泛,對家鄉省份各郡縣的縣令,自然會去了解。
汪汝淳哦了一聲。
隨即道:
“喜歡吟詩作詞的人,做官只怕未必會好。”
錢謙益問道:
“哦,孟樸這麼說是為何?唐宋時可有不少詩詞名家做官。”
汪汝淳道:“唐一百多年便有安史大亂,都城屢次淪陷,宋一百多年便丟了一半國土,算來安定治世比我大明要短得多,雖然原因頗多,不過這詩人詞客做官只怕也確實未必能做得多好。”
錢謙益搖頭,顯然覺得汪汝淳說法太過偏頗。
汪汝淳補充道:
“作詩詞者不是多愁善感,也要豪放疏闊、縱情任性,這做官卻要冷靜細密,耐得繁瑣,受得住委屈,”
錢謙益道:
“孟樸之見有些道理,不過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論。這崑山縣的知縣秦士奇似乎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