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黃臺吉提前逼近瀋陽?(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由檢和姜曰廣運送東江軍餉的船隊裡,裝載了四門紅衣大炮。
劉興祚被任命為咸鏡道總兵,也分配到了一門重炮。
這炮用來野戰不方便,但用於攻城破城,威力卻是不小。
這次毛文龍策劃指揮的搗襲後金瀋陽巢穴的計劃,聯絡了關寧明軍,對就在平安道旁邊,也和建虜接壤的咸鏡鎮自然也要聯絡。
考慮咸鏡鎮剛成立,兵數不多,所以就讓劉興祚出動四千人,帶上一門紅衣重炮。如果能及時趕到瀋陽,和東江鎮的官兵會師,那對後金老巢的威脅也能增大。
曲承恩一直不發動攻城,一方面是拖疲城內建韃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劉興祚帶著重炮到來。
劉興祚親自帶著四千兵,押著這門紅衣大炮,由咸鏡道進入建虜境內,經過瀋陽東北方向的英額門,又過薩爾滸,再過撫順,緊趕慢趕,終於在二十一日白天趕到瀋陽城下。
因為只不過是四千人,並不顯眼。
甚至都沒有引起守在城牆上的建虜頭目和士兵的太大注意。
當然光靠一門紅衣大炮也未必能攻破已經被加固加厚的瀋陽城牆。
但劉興祚在建虜時,暗中和一些工匠有聯絡。
這些工匠中有不少人參與加固瀋陽城牆的改建工程。
他們曾經向劉興祚提供了一個資訊,那就是瀋陽西北段的城牆有很大缺陷。
明代修的老城牆在這段內就有缺陷空洞。
外邊看上去完整,但稍微敲擊,有經驗的工匠聽聲音就知道里面空心化了。
不知道是修的時候就如此,還是所用石材和磚塊質料問題,導致後來蟲蟻侵蝕,雨雪滲透腐蝕。
當時改修這段的工匠,本厭恨建虜,再加上只要不說破就沒人發現,也就沒有提醒建韃,在外層補砌新磚塊了事。
劉興祚投奔東江後,也把這條情報告訴了毛文龍。
東江軍前面清掃瀋陽城外圍時,根據劉興祚的提示,去搜尋當初給劉興祚提供情報的工匠,居然也真的找到了兩個相關者。
這兩人能精準指出這段隱含缺陷的城牆具體所在。
不過這段城牆雖有缺陷,但用兩三百斤的中小型火炮轟擊,也還是無法轟穿。
直接用紅衣大炮轟,能夠轟穿,但洞口也不會太大,要攻進去,仍舊要攀爬,還是不方便。
前幾天明軍假意用火炮在各個方向的城牆轟擊,勞而無功。
實際不過是找時機給西北側這段有缺陷的城牆做手腳。
第一次用威遠炮轟擊,等於是在這段城牆上做了記號,同時在牆面上留下縫隙和空洞
後面幾天,城上守韃終究是有段時間懈怠了。
曲承恩乘機派了四個撥夜兵,暗暗潛了過去,摳挖掉四塊牆磚,擴大通向牆體內部窟窿的空洞,然後把二十斤火藥灌了進去。之後又把牆磚砌回原處。
費時不過半個時辰,城上守韃竟然毫無察覺。
等劉興祚把紅衣大炮運到了,再對準轟擊,炮彈穿過去,強烈撞擊之下,引發火藥爆炸,
把這段城牆從牆根到上方炸開一個直徑足有兩丈多的大洞。
此時城下已經透過第二道護城壕的明軍看見城牆被轟開大洞,加快速度,向前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