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東西配合,搗襲建虜巢穴(第1/4頁)
章節報錯
陳繼盛質疑道:“即便皇上能料到建虜會馬上進攻鮮國,但虜酋出兵日子弄不清,也不可能貿然調派關寧軍去攻瀋陽。”
毛文龍點頭:“所以應該派人儘快去通報關寧那邊。”
他說到這裡,看看毛永詩道:
“永詩,你派三隊撥夜,每隊三人,分別從石城島、鹿島、獐子島向西登陸,經娘娘宮、蕎麥衝、東勝堡三個方向奔錦州。把建虜十二月二日出發進攻鮮國告知薊遼督師王之臣。”
毛永詩領命。
毛文龍對眾將道:“鹿島至錦州六百多里,上陸地後騎馬兩天時間就能到了。就算督師王之臣在山海關,過去也不過三到四天。現在就把訊息傳過去,配不配合就看王督師了。
沈世魁還是有些擔心,皺眉道:
“就怕這些撥夜被建虜截獲,而且督師就算接到東江通報,也未必相信,信了也未必肯調動關寧大軍出動。”
毛永詩對沈世魁的說法不以為然:“遼東經過韃子幾次大屠,再加逃亡遷移,如今地廣人稀。只要小心避開韃子據點和哨探,不必太擔心被截。三批撥夜裡至少能有兩批可以到錦州。”
毛文龍點點頭:“督師能否答應調派關寧大軍,要看皇上有沒有對他吩咐了。不過即便關寧大軍不出,我東江也未必不能把虜酋打痛。”
曲承恩慨然道:
“毛帥既已定了襲擊沈陽的主意,那我等自然按毛帥的主意。只是究竟何時動手才好?”
毛文龍略一沉吟,緩緩道:“動手的時機,最好是虜酋大軍走得遠了,但又不能太遠。”
“毛帥的意思是?”曲承恩有些疑惑,沒能完全理解毛文龍的意思。
毛文龍還未開口,沈世魁倒是明白了,先開口替毛文龍解釋道:
“毛帥的意思,若虜軍動身不久,我軍就襲擊沈陽。虜酋帶著大軍立刻回擊,那我軍就陷入前後夾擊,形勢自然不妙。
“反過來,若是虜酋已經走得很遠,深入鮮國,靠近王京了,則對鮮國破壞過大,也不利。”
毛文龍讚許地看了一眼沈世魁,點點頭,補充道:
“最好是虜酋推進至安州一線,然後瀋陽受大軍圍襲的訊息報給虜酋,虜酋再回軍,這便是最好。”
毛有傑贊同:“毛帥這主意好,安州以西,也是我東江勢力最大的範圍。虜酋若受驚回軍,沿途我東江還可多處設伏攻襲,管教虜賊不能順順當當走。”
毛永詩道:“以路程算,虜酋率大軍從瀋陽到安州需十一天。報訊使者騎快馬,這段路程三到四天左右。要讓虜酋在安州得到瀋陽被圍襲的訊息,可以在虜酋動身七天後,也就是十二月九日,在瀋陽附近鬧出大動靜。過早,過晚被發現都不好。”
毛永詩這麼一說,眾將對動手的時間也都心裡有數了。
接下來就是安排進軍路線,以及圍攻瀋陽的軍隊數量問題。
商量下來,為避免過早驚動建虜。
先從昌城、滿浦兩地之間分批分隊秘密進入虜境,四天後在散羊峪匯聚。然後大軍再進到瀋陽附近,作勢圍攻。
可以放瀋陽內的韃子派使者逃出報信。
至於圍攻瀋陽的軍隊人數,毛文龍決定調派六萬。
這六萬絕大部分都是那些剛拿到武器,從難民身份變成士兵的人。
這六萬人正面對決的戰鬥力,當然還無法和後金軍相比。
但毛文龍派遣他們去,原本也就不是為了真和後金打硬仗的,主要是嚇唬人用的。
這些人本身就都是從建虜治下逃出來的,野外生存經驗相當強大,對地形也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