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考慮調洪承疇來朝鮮(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由檢覺得類似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些東江二線軍官,投到建虜那邊,建虜都不吝封王。
大明又豈能太過吝嗇,讓有功將領寒心。
雖說在大明封王沒那麼容易。
但給毛文龍這樣開闢東江鎮,接應百萬遼民從虜地逃出的功臣,封一個公爵,那是起碼的。
如此才算有功必賞,激勵將士。
進封毛文龍為平虜公一事,朱由檢只和姜曰廣商量過,事前未向東江將官透露半點口風。
不僅毛文龍又驚又喜,東江將官也都先愕然,而後才代毛文龍高興。
原先有些將官不忿劉興祚才投過來便得總兵之位,而毛文龍是從遼東下層軍官做起,多年苦熬,再加上開闢東江鎮,才當上總兵。
現在見到皇上封毛文龍為平虜公,心中不平之氣便大大紓解。
毛文龍在驚喜過後,也深知這平虜公的分量之重。
大明被封公爵的,除了太祖開國封了二十二個國公(包括追封在內),成祖靖難封了七個國公,英宗復辟封了一個國公之外,能以戰功封公的也就是成祖時的張輔,還有成化皇帝時的朱永。
張輔以平定安南,收為交趾之功,進封英國公。
朱永則是以擊破建虜叛亂,進封為保國公。
天啟時倒也有一個寧國公魏良卿,但他得以封公,大半是因為魏忠賢侄子的身份。
魏忠賢倒臺後,這個國公自然也跟著完蛋。
不過張輔和朱永兩人,都不是驟然封為國公。
張輔本身就是靖難功臣張玉之子,被封英國公之前,也已是新城侯。
朱永則是世襲撫寧伯,後又因功進封撫寧侯,而後才進封為保國公。
現在皇帝在毛文龍前面並無封爵的情況下,直接封公,這恩典之大,對東江之重視,可想而知。
毛文龍心情激動,略微平復心情,想要按照禮節常規,再推辭一番。
剛開口,朱由檢便說道:
“毛帥不必再推辭了,這封公之賞,是你應得的。你我君臣之間,不必為虛禮所拘。效那腐儒推來辭去,徒然耗費精力。”
毛文龍是耿直之人,也知道皇上所說出於至誠,便也不再推辭。
直接跪伏在地上謝恩道:“陛下知遇之恩,臣萬死難報。”
說完便畢恭畢敬地行謝恩禮,五拜三叩頭。
東江眾官兵,個個歡欣鼓舞。
朱由檢見該辦之事辦得也差不多了,宣佈眾人散去。
毛文龍隨後讓毛有成安排一艘大船,選出百人士兵,送鮮國國王李倧去江華島。
李倧長嘆一聲,無可奈何,只得接受安排。
姜曰廣、瞿式耜等人則在欽差衛隊護送下,也要隨眾鮮國官員去王京。
在姜曰廣向朱由檢辭行時。
朱由檢叮囑道:
“姜先生,朕知你清廉剛正,是仁義君子。你來監護鮮國,朕不擔心你有貪瀆之事,也不擔心你不能得到鮮國士林和百姓擁護。
“只是大明監護鮮國,為的是能充分呼叫鮮國人力物力,為剿滅虜賊提供一個堅實後盾。故此你監護鮮國,一應施政,卻不可過於柔仁寬慈。
“朕的意思,你在鮮國行的應該是霸道,而非王道。當取法於管仲商鞅,而非空談仁政。”
“朕看你上次在劉宗周面前說的,已然明白道理,‘烏喙之毒,能殺人,也可救人’如今在鮮國正是用烏喙之毒救人之時。建虜是一大軍營,鮮國也當成為一大軍營。一切施政運轉,都當圍繞軍事進行。
“朕的意思,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