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劉宗周在皮島的不臣謗君之論(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由檢見周圍將官士兵的情緒都很激昂,看來至少以後嚴明軍紀,有一個自覺的基礎。
自己在這裡說一下,對毛文龍以後整肅軍紀也有不小助力。
李廷龜、成俊耇等鮮國官員看見這樣的情形,也有些觸動。
心想若真如此,那大明監護鮮國,早日徹底平定後金叛亂,對鮮國來說也是好事。
朱由檢笑著道:“以後東江軍隊若是駐紮鮮地,也可以幫鮮國百姓做些事情,清除積弊,這樣鮮國百姓非但不會厭恨東江軍,反會擁護。”
毛文龍點頭:“陛下說的是。”
朱由檢看了一眼李廷龜、金啟宗等人,說道:
“鮮國使者過來。”
毛文龍和東江將官們讓出一條通路。
李廷龜、韓汝溭、成俊耇、金啟宗四人一臉惶恐,戰戰兢兢,朝這邊小步挪來。
金啟宗額頭上還冒出冷汗,不住用手擦拭。
四人距離朱由檢還有十步遠,成俊耇、金啟宗兩人便撲通撲通兩聲,搶先跪下
李廷龜、韓汝溭兩人見狀,也不便再站著,只得停住,跪下。
朱由檢皺眉,正要讓他們起來。
金啟宗已搶先開口道:“小邦陪臣有眼無珠,不識陛下,罪該萬死。”
朱由檢揮揮手道:“我既扮作他人,你們不識是應該的,這算不得什麼。”
他看了一眼李廷龜:“不過你們去京城辯誣,朕如今就在這裡,你們還想要去麼?若是還想去,朕也不阻攔。”
副使韓汝溭開口道:“這個……,待我等回去請示鄙邦國王……”。
他想說的是再回王京,請示國王怎麼辦。
李廷龜卻心中大急,這韓汝溭虧他曾經出使天朝,怎麼這等沒眼力見。當著大明天子的面,卻說要請示國王,這不是自找沒趣麼?
連忙打斷道:“汝溭糊塗!吾等不去了,天子既在皮島,一切便當以天子示下為準。天子但有所命,我等陪臣定當尊奉,便是鄙邦國王也定然樂從。”
李廷龜是個機靈人。
他知道若是大明天子都能親自到皮島來,那說明現在天朝實權就在天子掌控之中。
再到京城去辯誣,純屬白折騰了。
天子在此,自然只能以天子為尊,國王只能往後靠了。
若還惟國王之命是從,就有點看不清形勢了。
大明對鮮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若是讓國王和大明天子對抗,那無論如何也沒有這個膽子。
不說軍隊實力,光是人心上,鮮國凡讀書者,從小所受教育便是以大明為尊。
就如鮮國洪翼漢後來曾於斥和疏中說:“臣墮地之初,只聞有大明天子耳。”
尹集說:“天朝之於我國,乃父母也”
監護一事,天子都到這裡了,這事情便是板上釘釘,他們反對也是徒勞。
若真是為鮮國社稷,為國王前途著想。
那就只能配合監護,減少障礙,能越早消滅建虜就越好。
他甚至想到,天子在這裡,若是表現得好,說不定能得到天子賞識,提拔到天朝去做大官也不是沒可能。
他多次出使天朝,見識過天朝繁華,和大明文官也作詩唱和頗多,若是能在天朝任官,那比起鮮國這種窮邦還是體面。比在鮮國當官更能光耀門楣不是一點點。
朱由檢聽李廷龜這麼說,向他打量了一下,心想真是個聰明人,見機得快。
點點頭道:“既然月沙先生這麼說,那讓大明官員監護貴國,應該不會有太大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