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鄭鳳壽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

“其實在鮮國,對大明忠順是公認的大義,便是當今國王奪光海君之位,打出的旗號也是光海君背叛天朝,和建虜勾結,忘恩負義。”

朱由檢問道“當今貴國國王位置還穩麼?”

鄭鳳壽道:“也不算多穩,天啟四年,曾助今上奪位的李適發動叛亂,揮軍攻入王京,幸虧都元帥張晚站在今上這邊,才擊潰李適叛亂。

“去年丁卯之役,今上向建虜求和,結為兄弟,也引來許多不滿,李仁居、柳孝立等先後想要推翻國王。

朱由檢道:“要這麼說,暫時剝奪國王實權,讓大明之官監護,貴國國王也沒有多大底氣對抗吧。”

鄭鳳壽點頭道:“若是國王公然對抗大明,則鮮國人心多半背離。便是當年推翻光海君的理由,也都不成立了。”

朱由檢聽到鄭鳳壽的回答後,心中更多了幾分把握,不過他怕鄭鳳壽還有什麼疑慮,補充道:

“其實大明監護貴國,對國王本人也未必沒有好處。

“一來,他本就害怕得罪建虜。若是大明施行監護,面對建虜責問,他大可說自己已無實權。”

“二來,他若能配合大明,在位期間掃滅建虜,也可算作他在位時一大功德。”

鄭鳳壽道:“只要有大明全力支援,能守衛住鄙國邊境城池,鮮國百姓對監護之事,也必定擁戴。”

朱由檢問道:“以鄭英雄之見,貴國義州城能守得住麼?”

鄭鳳壽目光中出現了堅定的神色:

“若是守將得人,決然能守得住。

“而且以鳳壽之見,天朝若是把守寧錦之偌大力氣,用在守鄙國邊城上,對建虜威脅更大。

“鄙國邊城不比天朝的錦州,建虜若是要長期圍困。則天朝和我國之軍從石城島、鹿島、獐子島等多處可以登陸襲擾建虜後方,焚燒糧草,切斷虜軍補給。建虜防不勝防。

“若是建虜不來攻時,從鄙國邊境出發,隨時可搗襲建虜巢穴。且又有海上島兵可從不同方向襲擊配合”

朱由檢聽鄭鳳壽這麼一說,更堅定了主意。

關寧拼命要在寧錦修城,然而錦州、大淩河距離後金核心區域仍舊相隔遙遠。

當年明朝在擁有廣寧的情況下,都尚且不能對後金造成威脅。

更何況現在明朝把堡壘前推,修到大淩河一線都困難。

大淩河到廣寧都還有一百五十里。

大淩河以東大片區域已經是一片絲毫不能提供補給的荒地。

而鮮國義州城以西,直接就是遼東腹地,有部落人群聚集居住。

又有林木山地可以隨時隱藏埋伏偷襲。

又可以在敵境挖參獵貂,獲取經濟資源。

鮮國邊境只要能穩固住,那是比關寧便利得多的,直接威脅後金心腹的一條陣線。

朱由檢隨後又讓鄭鳳壽推薦對大明有感情,監護鮮國後可以使用的人物。

鄭鳳壽按他所知,推薦了沈光世、金尚憲、趙毅、洪翼漢、尹集、吳達濟等人。

朱由檢和鄭鳳壽會談後。

又去見了一次毛文龍,告訴他等姜曰廣到了皮島,監護鮮國之事,就可以推進。

為了防止意外,又問道:“若是李倧反抗,都督是否有把握製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