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有傑便是後來滿清三順王之一的耿仲明。

天啟六年,他用的還是本名。

毛文龍在塘報中說:“有海州門下人耿仲明者,其膽最大,其心極細。臣向託其坐定瀋陽,以通訊息。”

建虜老酋天啟六年八月生瘡,去威寧堡狗兒嶺泡泉休養。

這訊息就是耿仲明探聽來的。

毛文龍因此派兵一百五十名去放炮吶喊,騷擾襲擊。

老酋驚恐之下,慌忙返程,中途斃命。

到天啟七年,耿仲明不再從事敵後活動,姓名改成毛有傑,留在東江做了都司。

參與了天啟七年多次東江和後金的血戰。

立功頗多,從都司升到遊擊,在崇禎元年又升作參將。

雙方行禮客套一番之後。

周文鬱詢問毛有傑參將為何不在?

他在天啟七年鴨綠江大戰裡認得毛有傑,才有此問。

郭志才回稟,毛帥探得建虜率兵西去打插漢虎墩兔,派遣毛有傑和曲承恩、毛有成等率軍深入後金境內襲擾。

若是有機可乘,便到建虜薩爾滸城,接應劉愛塔之弟劉四、劉五、劉六等人,裡應外合。

他嘆了一口氣,說道:“原本末將也要隨從出征,只是聽聞大批船隊要運送軍餉來,這才留下迎候。只是……”

郭志才指了指面前十幾艘船隻,苦笑了一下。

苦笑的含義不言而喻。

汪汝淳連忙解釋,他們不過是分船隊,姜大人的主船隊,後面很快就會到來。

郭志才聽到是如此,臉色好看了一些。

張岱道:“郭遊擊似是巴不得去和建虜打?”

郭志才還沒來得及回答。

一旁的毛永平卻已搶先道:“去建虜地盤打,能繳獲物資,弄到些好東西吃。總比干留在這島上餓肚子強!”

張岱有些不解:

“這島上,不是可以打魚吃麼?”

郭志才笑了,似乎是笑張岱問出這麼幼稚的問題,

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

“漁船有限,打的魚數量也有限,分不到多少的。”

郭志才無心閒聊,把話頭一轉,就問這十多艘的分船隊上載運了多少物資,他可以立刻安排島上人手前來搬運。